[实用新型]一种小型车辆后桥差速器轴承压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86116.8 | 申请日: | 2015-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1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朱艳芳;刘嵩;吴贵军;国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车辆 后桥 差速器 轴承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差速器轴承压装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小型车辆后桥差速器轴承压装装置。
二、背景技术
差速器因其在车辆转弯过程中实现两轮的不同转速,提高车辆的转弯速度以及保护轮胎等优点而广泛应用,差速器需要在桥壳内旋转,两端需要安装支撑轴承,而轴承内孔与需要差速器安装部位外圆柱面通常为过盈连接,通常采用人工敲击方式安装,在小型车辆生产企业尤为突出,不仅效率低,而且作用于轴承各部位的力不均匀,容易对差速器安装部位外圆柱面造成损伤,即使一些采用机械压装方式进行轴承安装,多是设备复杂,成本较高,且一次只能压装差速器单侧一个轴承,需要对差速器进行翻转,再转另一侧轴承,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而本实用新型根据小型车辆差速器中间圆柱形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外齿圈或链轮的凸缘形状,利用差速器圆柱和其上端的凸缘定位固定,采用气缸活塞杆驱动,上下滑动板导向,提高压装精度,同时压入差速器两侧轴承,以及利用弹簧实现了差速器自动复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效率高。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小型车辆生产企业提供一种同时压入差速器两侧支撑轴承、压装精度高、差速器弹簧自动复位的小型车辆后桥差速器轴承压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小型车辆后桥差速器轴承压装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上表面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3,支撑板3上表面左右两端分别固定竖直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立柱一6、立柱二10的下端,立柱一6、立柱二10分别与位于支撑板3上方水平设置的差速器固定板5左右两端滑动连接,支撑板3与差速器固定板5之间的立柱一6、立柱二10上分别活套有复位弹簧一4、复位弹簧二11,所述的差速器固定板5的上方设置有水平设置的下压板7,下压板7左右两端分别与立柱一6、立柱二10滑动连接,气缸固定板8固定于立柱一6、立柱二10顶端且位于下压板7的上方,气缸固定板8上位于立柱一6、立柱二10的中心轴线连线中间位置固定有气缸9,气缸9的活塞杆18竖直方向设置且可向下方伸出,所述的支撑板3上表面位于立柱一6、立柱二10中间位置固定有轴承固定座2;
所述的气缸9的活塞杆18下方同时与下压板7和卡紧套17上端固定连接,卡紧套17位于下压板7下方,所述的卡紧套17与活塞杆18固定连接部分下方呈朝外倾斜的中空喇叭口状,所述的卡紧套17上方外圆设置有外螺纹,其与旋转套16上方内径设置的内螺纹形成螺旋副,旋转套16下方内径大于上方内径,且在其下方内径的下边缘部分设置有与卡紧套17下方相同的向外倾斜的斜度,旋转套16下方内径小于卡紧套17下方喇叭口位置的外径,位于卡紧套17的喇叭口状位置下方在卡紧套17下端设置有下方开口的环形腔,用以容纳差速器上侧轴承13,卡紧套17下端至其上方的与活塞杆18的螺纹旋合部分开设有六个圆周均布的径向贯穿切口,将卡紧套17喇叭口状位置及其下方的环形腔分成六瓣,容纳差速器上侧轴承13环形腔的六瓣内侧上方均固定有挡块14,各挡块14之间均不接触,所述的差速器固定板5中间设置有与小型车辆后桥差速器12中间圆柱部分间隙配合的上下贯穿的圆孔二,轴承固定座2上表面中心设置有上方开口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内圆柱面与差速器下侧压入轴承20的外径形成间隙配合;
所述的活塞杆18、卡紧套17下方的喇叭口状位置及环形腔、固定板5上设置的圆孔二、轴承固定座2的环形凹槽同轴。
所述的旋转套16外圆柱面圆周上均布设置有六个径向贯穿螺纹孔15,在六个螺纹孔中选择一个或多个螺纹孔15中分别安装手柄杆19。
所述的气缸9的活塞杆18下端设置的外螺纹杆部分透过下压板7开设的上下贯穿孔一与卡紧套17的上方内螺纹固定连接,下压板7开设的上下贯穿孔一内径小于卡紧套17上方内螺纹部分外径和活塞杆18下端外螺纹上方的光杆部分的外径,通过卡紧套17的旋紧将下压板7固定在活塞杆18上。
所述的支撑板3上表面固定有轴承固定座2的固定方式是通过螺栓21将支撑板3和轴承固定座2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实现一个气缸,同时压入电动车后桥差速器双侧支撑轴承,提高生产效率;
2.差速器采用弹簧自动复位,节约成本,易于操作;
3.移动部件采用导向机构,轴承与差速器安装部位的同轴度好;
4.差速器固定利用小型车辆后桥差速器自身的结构特点,固定方便。
四、附图说明
图1是小型车辆后桥差速器轴承压装装置总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工学院,未经安阳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61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香薰型抗菌防微尘口罩
- 下一篇:一种四通阀毛细管压装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