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位豆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82861.5 | 申请日: | 2015-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11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国阳 |
| 主分类号: | A01K97/00 | 分类号: | A01K9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湾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结构 | ||
1.一种定位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有:
一上部,其纵向贯设有一上孔;
一下部,其固设于该上部下方,且纵向贯设有一与该上孔匹配的下孔,在该上孔与该下孔之间至少界定有一中空区,该上孔、中空区、下孔能依次供母线穿过,以便在起竿或抛竿时能压缩中空区,用以压迫下孔或上孔外端缘的孔径,使下孔或上孔外端缘夹制母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豆上部及下部以软质弹性材料一体成型而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豆由形状相对称的上部、下部对接而组成,该上部、下部以软质弹性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定位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部呈倒U状,用以界定有开口朝下的第一中空区,并于顶端纵向贯设有一连通该第一中空区内外的上孔;该下部呈U状,用以界定有开口朝上的第二中空区,令该第二中空区对接该第一中空区下方,而该下部底端则纵向贯设有一与该上孔匹配的下孔,令该第一中空区、第二中空区串接的中介于该上孔与该下孔之间,用以使母线能依序穿过该上孔、第一中空区、第二中空区、下孔。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定位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豆于中空区安装有一能供母线通过的配重件,该配重件长度较中空区长度短,以使中空区具有能压缩的裕度。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定位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孔及下孔分别安装有一衬套,该衬套界定有一供母线贯穿的束孔,使之可通过更换不同束孔孔径的衬套,用以因应不同尺寸的母线通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衬套于外端径向突伸有能止挡于定位豆外端的肩部,用以防止衬套滑入中空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部呈倒U状,用以界定有开口朝下的第一中空区,并于顶端纵向贯设有一连通该第一中空区内外的上孔;该下部呈U状,用以界定有开口朝上的第二中空区,令该第一中空区与第二中空区之间桥接有一能供母线通过的配重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国阳,未经林国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286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叶农田中诱虫捕虫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速挂式硬颗粒钓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