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抽插导柱的减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76703.9 | 申请日: | 2015-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5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董秋武;景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B22D17/22;B29C45/17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柱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机或注塑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活塞杆与抽插导柱之间用于对抽插导柱减震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铸机(包括注塑机)为了能适应大型的模具,通常在较大吨位的机器上设置一根或两根可以抽插的导柱。在尾板上方设置一个油缸,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架与可抽插导柱连接,通过活塞杆的伸缩,从而实现导柱的抽插。结构一般都是连接架分别固接抽插导柱和活塞杆,当抽插导柱抽出模具空间后,抽插导柱及活塞杆则共同形成一个很大的悬臂,抽插导柱因自身重力会自然下垂,从而带动活塞杆下垂,由于摩擦增大等原因,使导柱剧烈抖动,影响设备工作。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装配简单、性能可靠、减震效果好、成本低、可对原有结构进行改造的抽插导柱的减震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抽插导柱的减震装置,包括外露于油缸的活塞杆和导柱,以及同时连接活塞杆和导柱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活塞杆的减震机构,减震机构上有连接轴穿过连接架上的通孔连接活塞杆,活塞杆通过减震机构活动连接连接架,减震机构和活塞杆在连接架两侧相对的移动。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相互装配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的装配面共同设置有与连接轴的T形卡位相配合的T形孔。
所述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的装配面共同设置有用于插设销轴的轴孔;销轴两端分别外露于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两侧,并装配有轴承。
所述连接架上的通孔两侧对应轴承分别装有导轨;导轨上有直线的凹槽,轴承于凹槽内导向滚动。
所述连接架与导轨彼此的装配面上分别对应设置有销孔,销孔共同形成的腔室用于装配销件。
所述连接轴穿过通孔连接活塞杆的端部,连接轴于通孔内有一定的活动空隙,通孔呈腰型孔。
所述连接架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垫片。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结构上通过在连接架加装一个可以使连接架和活塞杆有相对运动的减震机构,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少导柱的抖动。减震机构包括轴承、销轴、两连接头、导轨和连接轴。连接架上加工出腰型的通孔,在导柱抽出模具空间后,导柱因为重力作用而下垂,此时,与活塞杆相连的连接轴及两连接头通过轴承在导轨上滚动,从而使导柱因重力而下垂的位移不会传到活塞杆上,保证了活塞杆运动的平稳。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装配简单、性能可靠、减震效果好、成本低、可对原有结构通过改造而成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减震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连接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头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装配后的主视图。
图11为图10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4,本抽插导柱的减震装置,包括外露于油缸的活塞杆1、抽插用的导柱3、连接活塞杆1的减震机构,以及同时连接活塞杆1和导柱3的连接架2。其中连接架2呈折弯型,其垂直一侧为板块状设置,水平一侧为圆柱状设置,且与导柱3相互对应配合。减震机构和活塞杆1分别装配于连接架2板块状一侧,减震机构上有连接轴8穿过连接架2上的通孔2.1螺纹连接活塞杆1端部,活塞杆1通过减震机构活动连接连接架2。导柱3抽出模具空间时,整体形成一悬臂,导柱3因为重力作用而下垂,此时,与活塞杆1相连的连接轴8及两连接头通过轴承4在导轨7上滚动,减震机构和活塞杆1分别在连接架2前后两侧相对的移动,从而使导柱3因重力而下垂的位移不会传到活塞杆1上,保证了活塞杆1运动的平稳。
具体参见图5、图6,减震机构包括轴承4、销轴5、第一连接头6、第二连接头6’、导轨7和连接轴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67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悬挂装置及汽车
- 下一篇:用于肺部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