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头与导线的组合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64605.3 | 申请日: | 2015-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8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朱雷敏;李宁;王景;王欢;牛猛;音正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雷敏 |
| 主分类号: | H01R13/56 | 分类号: | H01R13/56;H01R13/44;H01R13/02;H01R4/48;H01R31/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马向路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头 导线 组合 | ||
1.一种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1)和球形末端导线(2);
所述的插头(1)包括插芯(101)、插柄(102)和插头尾部接线口(103),插柄(102)的一端连接插芯(101),插柄(102)的另一端连接插头尾部接线口(103);所述的球形末端导线(2)包括伸缩套(201)、导线(202)和球形导体(203),导线(202)的两端均连接有球形导体(203);
所述的插头尾部接线口(103)包括曲形固定杆一(1031)、曲形固定杆二(1032)、曲形固定杆三(1033)、弹簧垫片(1034)、环面垫片(1035)、通电导线一(10343)和通电导线二(10311),曲形固定杆一(1031)、曲形固定杆二(1032)和曲形固定杆三(1033)共同围成一个近球形凹槽空间;所述的近球形凹槽空间的底部设有弹簧垫片(1034),弹簧垫片(1034)与通电导线一(10343)相连接;近球形凹槽空间上部的内壁上贴合有环面垫片(1035),该环面垫片(1035)与通电导线二(10311)相连接;
所述的球形导体(203)内部为空心结构,球形导体(203)上设有绝缘环(2033),绝缘环(2033)将球形导体(203)分为部分球形导体一(2031)和部分球形导体二(2032)两部分;导线(202)的每一端均分为导线一(2021)和导线二(2022),导线一(2021)和导线二(2022)伸入球形导体(203)的内部,导线一(2021)与部分球形导体一(2031)的内壁相连接,导线二(2022)与部分球形导体二(2032)的内壁相连接;
所述的球形导体(203)嵌入上述近球形凹槽空间内且可在近球形凹槽空间内转动;部分球形导体一(2031)与弹簧垫片(1034)相接触,部分球形导体二(2032)与环面垫片(1035)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形固定杆一(1031)、曲形固定杆二(1032)和曲形固定杆三(1033)的顶端高于近球形凹槽空间的球心所在处;且曲形固定杆一(1031)、曲形固定杆二(1032)和曲形固定杆三(1033)两两之间的夹角为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垫片(1034)包括圆弧面垫片(10341)和弹簧(10342),弹簧(10342)的一端固定于近球形凹槽空间的底部,弹簧(10342)的另一端固定于圆弧面垫片(10341)的下底面;通电导线一(10343)与圆弧面垫片(10341)相连接;该圆弧面垫片(10341)的开口所在面与球形导体(203)上的部分球形导体一(2031)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近球形凹槽空间开口处为一圆面,所述的球形导体(203)的直径大于近球形凹槽空间开口处圆面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1)与球形末端导线(2)的连接处套有伸缩套(2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尾部接线口(103)的材料为绝缘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芯(101)为USB插芯或两脚插座的插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面垫片(1035)和圆弧面垫片(10341)的材料均为铜。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套(201)的材料为塑胶或橡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雷敏,未经朱雷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46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