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头戴式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64139.9 | 申请日: | 2015-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7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余新;吴海全;师瑞文;彭久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冠旭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王政 |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头戴式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叠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作为一种音频输出装置而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对于各种音频播放设备(如CD、MP3、MP4或者电脑等电子设备)来说,耳机已成为一种必要装置。现有耳机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头戴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其中,由于具有佩带舒适、音质效果好等优点,头戴式耳机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为了便于收藏和携带,头戴式耳机一般会设计成可折叠的结构。对于头戴式耳机而言,仅仅满足音频输出功能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进一步提高佩带的舒适性及便利性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头戴式耳机,主要包括头带、发声单元、连接在头带与发声单元之间的连接组件以及连接发声单元的头带线,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头带相连,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发声单元连接。由于头带线较细,且暴露在外面,容易勾挂物体,造成头带线拉断或者被某些锋利的物体割断,以致耳机使用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头戴式耳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头带线外露导致其易被拉断或者被割断,影响产品使用寿命缩短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头戴式耳机,包括用于与头带连接的滑动臂、用于将发声单元连接至所述滑动臂上的多轴转接组件以及头带线,其中,所述多轴转接组件包括:
一转动轴,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滑动臂上,所述转动轴包括本体,本体具有一内腔,本体外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头带线穿入所述内腔的第一通孔,所述本体上形成有一套筒,所述套筒具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二通孔;
一所述连接臂,其具有用于连接所述发声单元的第一端部和用于插入所述套筒的所述第二通孔内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具有第三通孔;以及
一连接座,用于置入所述第三通孔内并将所述连接臂连接至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连接座具有供所述头带线穿出的第四通孔;
所述滑动臂的内侧表面开设有用于固定放置所述头带线的第一线槽,所述连接臂的内侧表面开设有用于固定放置所述头带线的第二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与所述转动轴的所述套筒之间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壁与所述套筒的内壁之间设有弹性紧固件,所述弹性紧固件分别与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壁和所述套筒的内壁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紧固件沿所述第二端部的整个周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弹性紧固件的容槽。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紧固件为橡胶紧固件或硅胶紧固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槽的断面尺寸大于所述头带线的断面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线槽的断面尺寸大于所述头带线的断面尺寸。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头戴式耳机,转动轴具有连通的第一通孔、内腔和第二通孔,采用连接座将连接臂安装到转动轴上,连接座具有与第二通孔连通的第四通孔,这样,头带线一部分埋设在第一线槽中,另一部分经第一通孔、内腔、第二通孔由第四通孔穿出后埋设在第二线槽中,这样,头带线完全隐藏不外露,避免了被头带线被拉断或者被割断的情形出现,以保证可折叠头戴式耳机的使用寿命正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动臂和多轴转接组件装配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I-I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头带线和滑动臂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套和滑动臂装配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壳和滑动臂装配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壳和滑动臂装配时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可折叠头戴式耳机;1-滑动臂;
2-多轴转接组件;3-头带线;
21-转动轴;22-连接臂;
23-连接座;211-本体;
212-内腔;213-第一通孔;
214-套筒;215-第二通孔;
221-第一端部;222-第二端部;
223-第三通孔;231-第四通孔;
11-第一线槽;224-第二线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冠旭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冠旭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41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养生蜂蜜水
- 下一篇:基于OLD技术的3G用户侧服务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