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收油循环橇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49346.7 | 申请日: | 2015-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4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铁;刘建超;张明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国泰石化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J3/08 | 分类号: | F25J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循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领域,尤其涉及吸收油循环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现有工艺和装置集成化程度低,能量利用效率不高,容易有污染,环保程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吸收油循环橇,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吸收油循环橇,其特征在于,包含站内原料气压缩机,其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二级出口冷却器,压缩机二级出口冷却器随后伸出管道穿过贫富气换热器后通入制冷压缩机撬;制冷撬通过制冷撬接入管连接低温分离器,低温分离器为气液分离装置,低温分离器分离出的干气的管道通入贫富气换热器并能和压缩机二级出口冷却器出来的气体进行换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低温分离器分离出的低温液所在的管道连接冷油循环泵,所述冷油循环泵伸出管道连接脱乙烯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脱乙烯塔的上方包含气体管,该气体管和来自液化气塔底底部的管道连接,两个管道连接后通入制冷压缩机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液化气塔底底部的管道还分出管道连接储罐。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环保程度高,集成化程度高,无污染,能效高。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1.脱乙烯塔上方;2.储罐;3.液化气塔底;4.脱乙烯塔;5.制冷压缩机撬;6.稳定轻烃冷却器;7.冷油循环泵;8.低温分离器;9.贫富气换热器;10.压缩机二级出口冷却器;11.制冷压缩机撬连接处;12.干气出口处;13.制冷撬接入管;14站内原料气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吸收油循环橇,其特征在于,包含站内原料气压缩机,其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二级出口冷却器,压缩机二级出口冷却器随后伸出管道穿过贫富气换热器9后通入制冷压缩机撬5;制冷撬通过制冷撬接入管连接低温分离器8,低温分离器8为气液分离装置,低温分离器8分离出的干气的管道通入贫富气换热器9并能和压缩机二级出口冷却器出来的气体进行换热。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站内原料气压缩机来的高温气体经压缩机二级出口冷却器水冷至40℃左右,进入贫富气换热器与低温分离器顶部来的低温干气换热降温至35℃左右,去制冷橇冷冻。
自制冷橇来的-25℃原料进入低温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顶部干气经调节阀控制低温分离器压力后进入贫富气换热器换热后出橇;底部低温液烃经冷油循环泵增压后出橇去脱乙烷塔顶部。
液化气塔底来的高温稳定轻烃经稳定轻烃冷却器水冷至40℃左右,一部分经液位调节阀去罐区作为产品储存,另一部分与脱乙烷塔顶来气混合后出橇去制冷橇。
所述低温分离器8分离出的低温液所在的管道连接冷油循环泵7,所述冷油循环泵7伸出管道连接脱乙烯塔4。所述脱乙烯塔4的上方包含气体管,该气体管和来自液化气塔底底部的管道连接,两个管道连接后通入制冷压缩机撬。所述液化气塔底底部的管道还分出管道连接储罐。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以上结构实现的技术效果实现清晰,如果不考虑附加的技术方案,本专利名称还可以是一种油气结构。图中未示出部分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国泰石化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国泰石化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93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引器储液瓶晾干架
- 下一篇:利用含空气瓦斯制取LNG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