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风止回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22143.9 | 申请日: | 2015-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5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池辉;徐忠;袁晶晶;方东强;陆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显隆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5/03 | 分类号: | F16K15/03;F16K1/18;F16K1/36;F16K31/5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4 | 代理人: | 缪利明;刘淑芹 |
| 地址: | 20149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止回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尤其涉及一种通风止回阀。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一般的止回阀门叶片都采用金属板材后期成型,但由于阀门的每个叶片之间由于板材的不平整,反面气体经过阀门后,大量的气体从阀门的叶片与叶片缝隙之中漏出,严重浪费能源,而且使风管内的有毒气体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和人身安全,在风速高的场合下,还会产生很难听的噪音。
例如CN201210459451.2公开了一种带脱卸式检修通道组合式风阀,包括中立柱,所述中立柱的上下两端设有边框,所述上下边框内对称的设有多个阀轴,所述每对阀轴之间均套接有叶片,所述阀轴上设有连杆,所述叶片两侧对称的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两侧对称的设有脱卸叶片Ⅰ和脱卸叶片Ⅱ,所述叶片、连接片、脱卸叶片Ⅰ和脱卸叶片Ⅱ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上述公开的风阀中,其叶片结构就是采用金属板材后期成型的,导致气体易从阀门的叶片与叶片缝隙之中漏出,因此亟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止回阀。
一种通风止回阀,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设有供气流通过的风道,所述风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道上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叶片;
所述叶片设置有上凸部和下凹部,所述上凸部和下凹部在各自的两端分别相连形成叶片的头端和尾端,所述下凹部凹陷的方向面向进风口,所述上凸部凸起的方向面向出风口,所述叶片的截面积沿头端至尾端逐渐变大;
所述叶片由连杆带动使之堵住或开放风道的通风空间,所述叶片的头端在堵住风道的通风空间时与风道上的设置有密封条的内壁相抵触形成密封。
优选地,所述上凸部和下凹部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数块连接上凸部和下凹部的肋板。
优选地,所述尾端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套设在轴上使得叶片可绕轴的轴线旋转,所述轴安装在轴支架上,所述轴支架通过挡板与框架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头端内设置有头端空腔,所述头端空腔与空腔之间设置有头端肋板将两者隔开,所述头端肋板的厚度大于肋板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上凸部和下凹部上分别设置有上凸弧形面和下凹弧形面。
优选地,所述上凸部位于头端上设置有平直的密封面,所述平直的密封面与风道上的内壁呈一夹角。
优选地,所述尾端还与曲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曲柄远离尾端的一端与连杆相铰接。
优选地,包括多个叶片,每个所述叶片的尾端均固定连接一个曲柄,每个所述曲柄远离与尾端相连的一端均铰接在连杆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叶片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同时叶片形状设置合理,尾端截面积最大,而头端截面积最小,使得叶片在动作时阻力小,同时运行稳定。以及密封条的设置使得密封效果得以提高,降低了漏气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风止回阀,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上设有供气流通过的风道11,所述风道11设有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所述风道11上位于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之间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叶片2;
所述叶片2设置有上凸部21和下凹部22,所述上凸部21和下凹部22在各自的两端分别相连形成叶片2的头端23和尾端24,所述下凹部22凹陷的方向面向进风口111,所述上凸部21凸起的方向面向出风口112,所述叶片2的截面积沿头端23至尾端24逐渐变大;
所述叶片2由连杆3带动使之堵住或开放风道11的通风空间,所述叶片2的头端23在堵住风道11的通风空间时与风道11上的设置有密封条4的内壁相抵触形成密封。
所述上凸部21和下凹部22之间设置有空腔25,所述空腔25内设置有数块连接上凸部21和下凹部22的肋板26。
所述尾端24设置有轴套26,所述轴套26套设在轴5上使得叶片2可绕轴5的轴线旋转,所述轴5安装在轴支架7上,所述轴支架7通过挡板8与框架1相连接。所述尾端24还与曲柄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曲柄6远离尾端24的一端与连杆3相铰接。
所述头端23内设置有头端空腔231,所述头端空腔231与空腔25之间设置有头端肋板27将两者隔开,所述头端肋板27的厚度大于肋板26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显隆通风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显隆通风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21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压力开关动触点断开压力值测试装置
- 下一篇:异型一体化零件泄漏专用检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