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20133.1 | 申请日: | 2015-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13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莉;江丽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 地址: | 21003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余热再利用的恒温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恒温杯的种类很多,基本上是利用外部电源对杯中的水进行不断的加热处理,这样虽然杯中的水能保持一定的温度,方便了用户的体验,但是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而本身杯中的热水散发出来的热量就被拜拜浪费掉了,从而大大降低了能源的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高效且使用方便的恒温杯。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恒温杯,包括水杯本体,所述水杯本体内部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水杯本体四周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水杯本体底部设有一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锂电池及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温控换向电路及DC/DC变换器,所述温控换向电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及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DC/DC变换器电连接半导体制冷片及锂电池。
作为优化,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由热端以及冷端构成,所述热端与所述冷端通过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温控换向电路根据所述水杯本体内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与设定温度比较进行电连接方向切换。
作为优化,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在水温高于设定值时利用杯内水温与外部温差进行发电,存储于锂电池中;在水温低于设定值时利用锂电池中电能对半导体制冷片供电对水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水杯底部的控制结构具有两种工作模式:余热利用模式:当杯中倒入热水时,温度传感器检测水温高于设定值,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与水杯四壁接触,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将热能转换为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在锂电池中备用;水杯加热模式:当水杯中的水温低于设定值,利用温控换向电路改变半导体制冷片电路连接,锂电池内电能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将电能转换为热能把水杯中的水加热,从而实现了恒温控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利用自身热量进行能量转换和存储,当有需要时可以将这部分能量用来进行加热,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节能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恒温杯,包括水杯本体1,所述水杯本体1内部装有温度传感器6,所述水杯本体1四周装有半导体制冷片2,所述水杯本体1底部设有一空腔3,所述空腔3内设有锂电池4及控制电路板5;所述控制电路板5包括温控换向电路及DC/DC变换器。所述温控换向电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及温度传感器6电连接,所述DC/DC变换器电连接半导体制冷片2及锂电池4。
如图2所示的电气原理结构框图。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温度换向电路和DC/DC变换器电路。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信号后传送到温度换向电路,与设定温度进行比较。当杯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温度换向电路将半导体制冷片置为温差发电模式,半导体制冷片将杯内热量转换为电能,经DC/DC变换器电路对锂电池进行充电。当杯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温度换向电路将半导体制冷片置为加热模式,锂电池输出电能经DC/DC变换器电路,对半导体制冷片供电,半导体制冷片对杯体加热,从而实现升高水温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01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