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竹筒推送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93331.3 | 申请日: | 2015-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5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泉市大展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23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筒 推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子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竹筒去青、去黄或去内节机械设备中的竹筒推送机构。
背景技术
我国是竹材加工利用比较领先的国家,但就生产规模而言,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就生产技术设备而言,目前仍处于机械设备和手工作业相结合的形式。
目前,针对竹子加工包括整竹无裂纹展开,因竹展开的竹板材能够做到干净清洁无甲醛,再生速度快,成本低等诸多优点,旨在未来能够替代如原有的实木地板、实木砧板、实木家居柜等,整竹展开竹板材这块市场非常巨大。
因此,目前的针对毛竹筒进行加工就包括去青、去黄和去内节,竹筒推送往往是人工的,即使采用机械的手段,也都容易出现压裂竹筒、推送速度慢、推送位置难以控制等问题。然而很多情况下,针对加工刀具不动,竹筒送入加工的机械设备中,还因为竹茎弯曲、竹筒一头大一小以及竹筒圆度偏曲等问题,而在送入竹筒时容易走偏,不易顺利伸入加工刀具,导致加工失败、不畅或者加工效果差。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效果好的竹筒推送机构,采用该竹筒推送机构不仅能够控制力量不会压裂竹筒,而且还具有推送速度,推送位置准确不走偏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竹筒推送机构,由多个安装在机架上且相互平行的推送单元组成,每个推送单元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一对弹性夹持机构、两个分别安装在弹性夹持机构上并用于夹持竹筒两侧面的滚轮和两个轴心固定的同步齿轮,两个同步齿轮位于滚轮一侧并相互啮合,每个同步齿轮和对应的弹性夹持机构之间设有一固定两者的连接臂。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夹持机构包括与传动机构连接的枢轴和弹性件,枢轴通过弹性件连接在机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弹簧定位杆和弹簧安装座;所述弹簧套在弹簧定位杆上,弹簧内端连接枢轴,外端抵在弹簧安装座上。
作为优选,传动机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主动轮、张紧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链传动连接张紧轮和从动轮,从动轮连接所述枢轴下端;所述张紧轮通过拉簧连接在机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滚轮是轮面具有凹槽的槽轮。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竹筒推送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它之中的每个推送单元的一侧的弹性夹持机构承受竹筒的一侧压力进而远离原夹持中心,另一侧的弹性夹持机构通过该侧弹性夹持机构向外便宜量而驱动对应的同步齿轮转动一定角度,这个一定角度同样带动另一个同步齿轮转动,从而利用刚性连接臂强制驱动另一侧弹性夹持机构也向外同时、等距地远离夹持中心,从而保持夹持中心的不偏移。当推送单元是沿竹筒长度方向多组时,只要保证夹持中心均不偏移,这样即使是弯曲竹筒、圆度不易、两头竹径不一的竹筒均就会沿着本实用新型预设的方向推送,进而被精准地推送到上述加工刀具中。以保证竹子能够整体不偏移,顺利完成整个加工工序。
二、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夹持机构上设滚轮,具体通过滚轮来夹持竹筒,且无需竹子旋转,减化了竹子装配的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
三、利用弹性夹持,能够使得竹筒自适应地承受一定夹持力,不易出现对竹筒的刚性破坏而压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竹筒推送机构安装在机架上的示意图一;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推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竹筒推送机构安装在机架上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竹筒推送机构,其主要用于竹子去青设备、竹子去黄设备或竹子去内节设备中,它安装在这边设备的机架上,由多个相互平行的推送单元组成。
每组推送单元包括安装在机架10上的一对弹性夹持机构、两个分别安装在弹性夹持机构上并用于夹持竹两侧面的滚轮401、传动机构和两个同步齿轮402。其中,弹性夹持机构由与传动机构连接的枢轴411和弹性件,枢轴411通过弹性件连接在机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泉市大展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龙泉市大展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3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EA风味调味酒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人源抗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抗体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