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导热管电地暖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78500.6 | 申请日: | 2015-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9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 发明(设计)人: | 曹保荣;曹家兴;曹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保荣 |
| 主分类号: | F24D13/04 | 分类号: | F24D13/04;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胡新瑞 |
| 地址: | 0332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导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导热管电地暖,属于地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活中使用的家庭取暖气,大多还以传统的水暖器为主,而暖气片是重要的取暖设备,目前,取暖用的暖气存在很多缺点,如占用空间大,笨重不易搬运,散热效果差,热能利用率低等。
众所周知,传统的暖气系统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操作繁琐而复杂,而且需要燃烧大量的煤、天然气等燃料,在工作环境中会不但产生很多的对工作人员健康有害的粉尘和污物,而且在工作时还有安全隐患;另外热媒必须借助电、水或导热油来实现取暖,将水或导热油加热需要的时间较长,而需加之2/3的水或油,这无疑加大了材料和耗电量,而且还浪费了水、油资源,在长时间使用的管道内腔易被腐蚀,严重影响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而且热效率极低,加热速度慢,运行噪音大,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年年维护,而且会对环境和大气造成极大的污染,也有采用电暖器取暖的,但现在这种电暖器也只能在小房间进行局部取暖,大房间或者大一些的厂房、蔬菜大棚却无法使用,故不符合节能生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的超导热管电地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导热管电地暖,包括导热管、加热块、保温层和保护套,所述导热管以千分之二~千分之五的斜度埋设在底板下,所述加热块设置在导热管的下部,所述保温层设置在加热块的外侧,所述保护套套装在保温层的外侧,所述导热管内呈真空状态并设置有超导液,所述超导液的液面高度不低于加热块的加热部高度;
所述加热块上设置有接线柱,通过所述接线柱给加热块施以220V的电压。
所述加热块设置在导热管的端部。
所述导热管内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导热管内的温度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得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后,控制加热块的工作与否,如果导热管内的温度超过额定值,则加热块停止工作,反之,若导热管内的温度低于额定值,则加热块启动工作。
所述导热管为紫铜管,所述保护套为不锈钢外套,所述保温层为地暖反热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加热紫铜管内的超导液,超导液受热由液态变成气态,气态的超导液在紫铜管顶端遇冷变为液态后沿倾斜的紫铜管内部流道底部,继续循环加热,本实用新型无需用水,且超导液循环使用,不仅使用寿命长,而且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为导热管、2为加热块、3为保温层、4为保护套、5为超导液。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导热管电地暖,包括导热管1、加热块2、保温层3和保护套4,所述导热管1以千分之二~千分之五的斜度埋设在底板下,即导热管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加热块2设置在导热管1的下部,所述保温层3设置在加热块2的外侧,所述保护套4套装在保温层3的外侧,所述导热管1内呈真空状态并设置有超导液5,所述超导液5的液面高度不低于加热块2的加热部高度;
所述加热块2上设置有接线柱,通过所述接线柱给加热块2施以220V的电压。
所述加热块2设置在导热管1的端部。
所述导热管1内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导热管1内的温度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得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后,控制加热块2的工作与否,如果导热管1内的温度超过额定值,则加热块2停止工作,反之,若导热管1内的温度低于额定值,则加热块2启动工作。
所述导热管1为紫铜管,所述保护套4为不锈钢外套,所述保温层3为地暖反热膜。
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管1的内腔里面灌入了超导液5,超导液5在真空状态下能大大地降低沸点,可以更容易地使超导液5实现从液态到气态的转变以达到更好的采暖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加热紫铜管内的超导液5,超导液5受热由液态变成气态,气态的超导液5在紫铜管顶端遇冷变为液态后沿倾斜的紫铜管内部流道底部,继续循环加热,本实用新型无需用水,且超导液循环使用,不仅使用寿命长,而且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地下铺设的热管间距为20厘米、每根热管的用电功率为15瓦,每平方米用电量仅需46.5瓦,而且不会发生超导液泄漏,比传统的水暖更环保、更耐用,而且温度调节更加灵活。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保荣,未经曹保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85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电容器室正压式通风降温结构
- 下一篇:不外排油烟节能集成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