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缸前导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74364.3 | 申请日: | 2015-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2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来;林彬彬;徐敬和;金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挺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5/20 | 分类号: | F15B15/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7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缸领域,特别设计一种油缸前导。
背景技术
各类油缸中的活塞杆在运动时必须有油缸前导进行导向,油缸前导与活塞杆密封结构多使用单道密封圈实现密封,工作过程中,由于使用环境温度高、油液稀释,很容易渗漏,密封效果不佳,对油缸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虽是小问题,却影响了油缸的正常使用,返修率极高,严重影响生产企业的声誉。另外目前市场上的油缸前导不容易装配到油缸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密封效果好、容易装配及使用寿命长的油缸前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油缸前导,包括前导本体,前导本体包括依次连接且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前导本体的内侧设有贯穿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的通孔,通孔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位于第一段上,第二端口位于第三段上,第一段的外壁设有第一密封圈槽,第二段的外壁设有外螺纹,前导本体的内壁设有第二密封圈槽和第三密封圈槽,第一密封圈槽、第二密封圈槽和第三密封圈槽的中心线分别与前导本体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且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分别设有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槽靠近第二端口,第三密封圈槽置于第二密封圈远离第二端口的一端,第三密封圈槽的宽度为前导本体的长度比值为0.15-0.25,所述第三段的外径大于第二段的外径,且第三段与第二段的外径差为2-3cm,第三段外壁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
对上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完善:所述外螺纹与前导本体的长度比值为0.25-0.35。所述第三密封圈槽的深度为4-6mm,第二密封圈槽与第三密封圈槽的深度比值为1.2-1.3。所述第二段的外径大于第一段的外径,且第二段与第一段的外径差为2-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段的外壁设有第一密封圈槽,该第一密封槽用来密封油缸前导与油缸之间的接触面。通过前导本体的内壁设有第二密封圈槽和第三密封圈槽,第二密封圈槽和第三密封圈槽用来密封活塞杆和油缸前导,设置双重密封圈槽可以增加油缸的密封效果;通过设置第三密封圈槽的宽度为前导本体的长度比值为0.15-0.25,前导本体的长度一定下,若该比值太小,则第三密封圈槽的宽度太小,则该槽内的密封圈的宽度也小,这样不但密封效果差,而且密封圈容易被磨损;若该比值太大,虽然密封效果好,但因为密封圈容易受温度和长时间工作的影响导致密封圈容易变形,密封圈的宽度不能太大,所以限定第三密封圈槽的宽度与前导本体的长度比值为0.15-0.25,该比值范围内保证密封圈使用寿命长的前提上密封效果最好。通过所述第三段的外径大于第二段的外径,第三段与第二段的外径差形成一个阶梯面,该阶梯面与油缸开口侧壁接触,从而进一步增加油缸的密封效果,且第三段与第二段的外径差为2-3cm,若该外径差太小,则阶梯面的高度不够,无法使油缸的密封效果最好,若该外径差太大,则阶梯面大大超出油缸开口的侧壁,显得累赘多余,所以限定第三段与第二段的外径差为2-3cm,该范围内可以保证油缸的密封效果最好。第二段的外壁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油缸内壁上的内螺纹匹配,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的咬合让油缸前导装配在油缸上,从而方便油缸前导的装配,同时通过第三段外壁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类似扳手的工具可以通过对称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旋转油缸前导,从而使外螺纹和内螺纹咬合进入到油缸内或从油缸内出来,从而进一步方便油缸前导的装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油缸前导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张油缸前导的侧视图。
前导本体1,第一段2,第二段3,第三段4,通孔5,第一端口6,第二端口7,第一密封圈槽8,第二密封圈槽9,第三密封圈槽10,第一平面11,第二平面12,外螺纹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4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