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固定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72879.X | 申请日: | 2015-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4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江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从简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3/00 | 分类号: | B60H3/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皮发泉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空调 风口 固定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飙升,汽车生活己然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通常,汽车内部空间会由于不通风或是车体装修等原因而造成空气质量差的问题。车内的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新车本身、车内装饰、车内吸烟等等,其中甲醛、二甲苯、苯等有毒物质污染后果最为严重。因此,汽车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通常采用在车内安装车载空气净化装置后进行净化的,另外,现有的车内的其他车载产品也无法快捷的挂置在汽车空调出风口处,因此急需一种将车载空气净化装置或其他车载产品挂置在汽车空调出风口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可挂置于汽车空调出风口,以方便将其他部件挂置在汽车空调出风口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固定支架,包括卡合肋条、弹性肋条和固定部,所述卡合肋条和弹性肋条分别与固定部连接,且所述卡合肋条和弹性肋条分别插入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叶片中。
其中,所述卡合肋条上靠近弹性肋条的一侧设有多个向弹性肋条方向延伸的凸起,当固定支架插入汽车空调出风口处后多个凸起将固定支架卡持在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叶片上。
其中,所述卡合肋条远离固定部的一端上设有向弹性肋条的方向延伸的叶片钩,当凸起从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叶片上滑落时,所述叶片钩再次钩在叶片上以防止固定支架从该汽车空调出风口滑落。
其中,该固定支架可用于与车载空气净化装置连接后,将车载空气净化装置挂置在汽车空调出风口;所述固定部下端设有公端,所述车载空气净化装置上设有与公端对应的母端,所述公端插入母端后以将固定支架与车载空气净化装置相固定。
其中,所述公端包括由固定部向车载空气净化装置的方向延伸的固定轴和位于固定轴底端的凸缘;所述母端包括由车载空气净化装置向固定支架的方向延伸出的多个卡持壁和连接在多个卡持壁上且远离车载空气净化装置一端的卡合面,所述卡合面上开设有与固定轴对应的凹槽,多个卡持壁所围成的空间内的形状与凸缘的形状相对应。
其中,所述卡合肋条上凸起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凸起由卡合肋条远离固定部的一端向卡合肋条靠近固定部的一端依次排布,且呈阶梯状结构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包括卡合肋条、弹性肋条和固定部,且通过卡合肋条和弹性肋条将固定支架插入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叶片中,该结构的改进,可快捷的插入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叶片中,且车载空气净化装置或其他车载产品可通过该固定支架快捷的固定在汽车空调出风口,大大方便了用户,且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该固定支架安装便捷、位置合理、控制便捷和使用安全的特点,并不得影响安全驾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载空气净化装置与固定支架未连接的分解图;
图2为图1连接后的结构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本结构固定在一汽车空调出风口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固定支架2、车载空气净化装置
3、汽车空调31、叶片
11、卡合肋条12、弹性肋条
13、固定部14、公端
21、母端111、凸起
112、叶片钩141、固定轴
142、凸缘211、卡持壁
212、卡合面21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固定支架,包括卡合肋条11、弹性肋条12和固定部13,卡合肋条11和弹性肋条12分别与固定部13连接,且卡合肋条11和弹性肋条12分别插入汽车空调3出风口的叶片3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从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从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28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