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翻盖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71347.4 | 申请日: | 2015-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0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叶桢泉;叶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桢泉;叶文龙 |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何海帆 |
| 地址: | 5172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翻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翻盖杯。
背景技术
水杯通常由杯体和杯盖组成,杯盖和杯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用户使用时通过旋转杯盖来打开或关合水杯,该结构的优点是杯盖和杯体连接牢靠,水杯内的水不会流出来,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如下不足:每次使用时都需要旋转打开或关合,使用不方便。
申请号为201420337495.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一种按压式自动弹盖水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包括下杯盖,下杯盖侧壁上制卡块,卡块上安卡扣,卡扣上设按钮,卡扣和按钮通过拉环拉紧配合,下杯盖口部连翻盖,翻盖侧壁制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第一弹簧,翻盖上制凸块,凸块与卡扣配合。用户使用时,用手往下轻压按钮,按钮带动卡扣往外移动,凸块与卡扣分离,翻盖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弹开。该方案虽能方便开启盖子,但结构较为复杂,随着按压次数的增多,灵敏度会下降且影响使用寿命,另外,用户饮完水后还需手动盖回翻盖,还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自动翻盖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翻盖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盖与杯体一侧相铰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套装在所述杯体下部的杯套,所述杯盖与杯体铰接处的侧面和相对应的杯套侧面分别与一牵引杆的上下端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杯体下部侧壁上设有内凹的导槽,在所述杯套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导槽相匹配的导杆。
进一步地,所述杯体、杯盖和杯套均呈圆柱形或者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杯体、杯盖、杯套和牵引杆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设置了套装在杯体下部的杯套,使用时,握着杯体提起时,杯套在重力的作用下下坠,会牵拉牵引杆打开杯盖;放下时,杯套复位,牵引杆向上顶,使杯盖扣合盖紧。使用非常方便,满足用户需求。
通过在杯体侧壁和杯套内壁分别设置导槽和导杆,使用时能使杯体与杯套之间的相对运动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杯盖打开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杯体与杯套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翻盖杯,包括杯体1、杯盖2、杯套3和牵引杆4。其中,杯盖2与杯体1一侧相铰接,杯套3套装在杯体1下部。杯盖2与杯体1铰接处的侧面和相对应的杯套3侧面分别与牵引杆4的上下端相铰接。
进一步地,为了使杯体与杯套之间的相对运动更加顺畅,在上述杯体1下部侧壁上设有内凹的导槽11,在杯套3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导槽11相匹配的导杆31。
本实施例中,上述杯体1、杯盖2和杯套3均呈方形。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呈圆柱形或者其他形状。
上述杯体1、杯盖2、杯套3和牵引杆4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如此,干净卫生,易清洁且能延长使用寿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桢泉;叶文龙,未经叶桢泉;叶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13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