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机发动机操纵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39018.1 | 申请日: | 2015-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2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腾远;徐书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D31/04 | 分类号: | B64D31/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发动机 操纵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操纵台,特别涉及一种飞机发动机的操纵台。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某些小型支线客机采用了推拉钢索取代原有钢丝绳控制结构,导致这些飞机的发动机操纵台内部结构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但是改进后的发动机操纵台存在外部空间大、刚度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占据空间小,刚度强的发动机操纵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飞机发动机操纵台,包括切线控制盒1、功率操纵把手2、螺旋桨操纵把手3、油门操纵把手4、指示面板5和连接支架6,其特征为:功率操纵把手2、螺旋桨操纵把手3和油门操纵把手4为Z字型,功率操纵把手2、螺旋桨操纵把手3和油门操纵把手4的一端依次与切线控制盒1固定在一起,指示面板5安装在上述把手(2,3,4)的上部位置;两个功率操纵把手2和两个螺旋桨操纵把手3的上端向中间位置两侧分离,两个油门操纵把手4上部都向操纵台中间位置偏离;把手和切线控制盒1连接而成的把手组件通过连接支架6固定为一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操纵台还包括固定框架7,固定框架7与连接支架6固定在一起。这一设计提高了发动机操纵台的刚度,同时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发动机操纵台通过使用Z字型操纵杆缩小发动机操纵台内部成品以及操纵杆的间距,可有效减小发动机操纵台在占用的横向空间,并使用了固定支架提高发动机操纵台的结构刚度。具有结构紧凑,刚度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切线控制盒,2为功率操纵把手,3为螺旋桨操纵把手,4为油门操纵把手,5为指示面板,6为连接支架,7为固定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发动机操纵台包括切线控制盒1、功率操纵把手2、螺旋桨操纵把手3、油门操纵把手4、指示面板5、连接支架6和固定框架7。
首先根据适航要求,驾驶员使用习惯以及切线控制盒1的外形确定功率操纵把手2、螺旋桨操纵把手3和油门操纵把手4的外形,确定后的操纵把手外形既要保证操纵杆之间的间距符合要求,又要保证操纵台内部的横向空间不能过大,所以最终确定功率操纵把手2、螺旋桨操纵把手3和油门操纵把手4采用Z字型结构。在操纵把手下端设有正方形凸台用于与切线控制盒1连接,Z字型结构的操纵把手(2、3、4)能够有效的绕过切线控制盒,使操纵把手在保证间距要求情况下,压缩各个操纵把手占用的的横向空间。
操纵把手(2、3、4)与切线控制盒1连接后组成控制单元,并根据控制单元的功能通过连接支架6将控制单元组合连接固定,通过螺栓将连接支架6与固定框架7连接,固定框架7与驾驶舱地板连接。固定框架7用于增加发动机操纵台的刚度,传递操纵把手受到的操纵力,防止发动机操纵台出现刚度不足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90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珠自动罐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型筒式发射无人机及发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