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指纹识别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指纹密码锁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38027.9 | 申请日: | 2015-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8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赖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湘明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指纹识别 技术 移动 通信 指纹 密码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纹密码锁,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指纹识别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指纹密码锁,属于小区楼宇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指纹密码锁是智能锁具,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现代五金工艺的完美结晶。指纹的特性成为识别身份的最重要证据而广泛应用于公安刑侦及司法领域。指纹认证具有方便、快速、精确的特点。现有的指纹密码锁中的指纹识别模块一般都设置在开门把手的上方或下方,这样在开门的时候需要做较多步骤。且现有的指纹密码锁不具有传输移动数据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指纹识别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指纹密码锁,该指纹密码锁通过指纹识别技术能快速的开门,同时可通过无线信号发生器将信号传输至网络并发送给业主。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指纹识别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指纹密码锁,其主要包括室外面板、电子锁体和室内面板,所述室外面板通过连接杆连接到所述电子锁体,所述电子锁体连接杆通过连接到所述室内面板,所述室外面板上主要包括摄像头、按键面板、钥匙孔和指纹识别装置,所述按键面板设置在所述摄像头下端,所述摄像头起到拍摄门口人像画面的作用,所述按键面板下端是所述钥匙孔,所述钥匙孔下端是所述指纹识别装置,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设置在外把手上,这样在开门时只需在手握住外把手的同时将拇指放在指纹识别模块上,可最快速的开门,所述电子锁体上设有主锁舌和斜舌,所述斜舌用于反锁,所述室内面板内部设有无线信号发射器,将拍摄的人像画面及开门信息传送至网络上,并发送给业主,所述室内面板上设有触摸控制面板和内把手,所述触摸控制面板可显示室外的人像画面,同时具有设定反锁的功能,所述内把手设置在所述触摸控制面板的下端。
所述摄像头的两侧设有外麦孔,接收说话的室外人员说话的声音。
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按键面板之间设有外喇叭口。
所述按键面板上设有语音通话按钮和密码输入按钮,可通过输入密码来开门。
所述室内面板上设有内麦孔,接收说话的室内人员说话的声音。
所述内麦孔和所述触摸控制面板之间设有内喇叭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指纹识别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指纹密码锁的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外把手上,这样在开门时只需在手握住外把手的同时将拇指放在指纹识别模块上,可最快速的开门;
2、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指纹识别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指纹密码锁设有无线信号发射器,将拍摄的人像画面及开门信息传送至网络上,并发送给业主;
3、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指纹识别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指纹密码锁的室内面板和室外面板上均设有麦孔和喇叭口,便于外面的人与室内的人对话,且室内面板上设有触摸控制面板,可显示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利于确认室外人员身份,以决定是否开门;
4、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指纹识别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指纹密码锁可通过指纹开锁、密码开锁及钥匙开锁,多种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指纹识别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指纹密码锁的室外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指纹识别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指纹密码锁的室内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指纹识别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指纹密码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室外面板,2为电子锁体,3为室内面板,4为连接杆,5为摄像头,6为按键面板,7为钥匙孔,8为指纹识别装置,9为外把手,10为主锁舌,11为斜舌,12为无线信号发射器,13为触摸控制面板,14为内把手,15为外麦孔,16为外喇叭口,17为语音通话按钮,18为密码输入按钮,19为内麦孔,20为内喇叭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湘明,未经赖湘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80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