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盐碱地水肥一体灌溉系统的阀门控制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35074.8 | 申请日: | 2015-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6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 地址: | 2611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地 水肥 一体 灌溉系统 阀门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盐碱地水肥一体灌溉系统的阀门控制电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灌溉系统中进水和出液都需要阀门进行控制,现有技术中阀门需要人工开关,不能自动进行开关,这就容易加重操作员的工作量。且大型的灌溉系统中阀门较大,操作员进行开关需要费较大的力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问题是为了解决的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盐碱地水肥一体灌溉系统的阀门控制电路,具有实现阀门的自动控制,减少了操作员的工作量,且电路结构简单,所需元器件少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盐碱地水肥一体灌溉系统的阀门控制电路,包括进水阀控制单元、出液阀控制单元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为单片机AT89C51,单片机AT89C51包括1~40号引脚;
所述进水阀控制单元包括PNP型三极管Q2、固态继电器RL2、电阻R2及发光二极管D2;
所述出液阀控制单元包括PNP型三极管Q1、固态继电器RL1、电阻R1及发光二极管D1。
进一步的,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1号引脚连接单片机AT89C51的22号引脚,PNP型三极管Q2的3号引脚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固态继电器RL2的1号引脚接入5V电源,固态继电器RL2的2号引脚连接PNP型三极管Q2的2号引脚,固态继电器RL2的3号引脚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2一端连接固态继电器RL2的4号引脚。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二极管D2一端连接电阻R2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2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PNP型三极管Q1的1号引脚连接单片机AT89C51的23号引脚,PNP型三极管Q1的3号引脚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固态继电器RL1的1号引脚接入5V电源,固态继电器RL1的2号引脚连接PNP型三极管Q1的2号引脚,固态继电器RL1的3号引脚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1一端连接固态继电器RL1的4号引脚。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二极管D1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1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一种盐碱地水肥一体灌溉系统的阀门控制电路,其具有如下优点:实现了阀门的自动控制,减少了操作员的工作量,且电路结构简单,所需元器件少,经济实惠。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盐碱地自动灌溉系统的阀门控制电路模块化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盐碱地自动灌溉系统的阀门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盐碱地水肥一体灌溉系统的阀门控制电路,包括进水阀控制单元、出液阀控制单元及控制单元,进水阀控制单元控制水进入放置有肥液的混液罐中,水与肥液混合均匀后,出液阀控制单元控制混合后液体流出混液罐进行灌溉。
所述控制单元为单片机AT89C51,单片机AT89C51包括1~40号引脚。
所述进水阀控制单元包括PNP型三极管Q2,PNP型三极管Q2的1号引脚连接单片机AT89C51的22号引脚,PNP型三极管Q2的3号引脚接地。
所述进水阀控制单元还包括固态继电器RL2,固态继电器RL2的1号引脚接入5V电源,固态继电器RL2的2号引脚连接PNP型三极管Q2的2号引脚,固态继电器RL2的3号引脚接地。
所述进水阀控制单元还包括电阻R2,电阻R2一端连接固态继电器RL2的4号引脚。
所述进水阀控制单元还包括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2一端连接电阻R2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2另一端接地。
所述出液阀控制单元包括PNP型三极管Q1,PNP型三极管Q1的1号引脚连接单片机AT89C51的23号引脚,PNP型三极管Q1的3号引脚接地。
所述出液阀控制单元还包括固态继电器RL1,固态继电器RL1的1号引脚接入5V电源,固态继电器RL1的2号引脚连接PNP型三极管Q1的2号引脚,固态继电器RL1的3号引脚接地。
所述出液阀控制单元还包括电阻R1,电阻R1一端连接固态继电器RL1的4号引脚。
所述出液阀控制单元还包括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1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1另一端接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50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感应熔融组件
- 下一篇:织带规格更换识别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