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品整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22491.9 | 申请日: | 2015-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3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建;李发勇;杨光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南京建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C19/00 | 分类号: | D06C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品 整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品整理装置,属于纺织品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现如今,为了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水品需求,纺织品早已从手工制作转变为机械加工,机械加工具有效率高、质量稳定的优点,但是机械生产出来的纺织品,例如针织布、梭织布、无纺布等通常存在表面不平整,需要通过设备整理后才能进一步加工成衣服、手套、毛毯等产品,避免这些产品与肌体接触后对皮肤产生刺痛感。
目前纺织品通常采用化学方法来改善表面的纤维特性,减少纺织品表面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减弱其抵抗变形的能力,使纺织品更加柔软。但化学方法需要使用化学试剂,会对环境造成伤害;且如果处理后纺织品上残留有化学试剂,会对皮肤造成伤害,甚至会引发皮肤疾病,危害健康。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机械方法提高纺织品柔软度的整理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纺织品整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呈“巨”字型,箱体自下而上依次为底部进风层、底部出风层、顶部进风层、顶部出风层,所述底部进风层、底部出风层、顶部进风层、顶部出风层共同围合成供纺织品通过的“C”型通道,所述底部进风层上设置有底部进风口,所述底部进风口与指向通道的底部气流喷射口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顶部进风层上设置有顶部进风口,所述顶部进风口与指向通道的顶部气流喷射口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部气流喷射口与顶部气流喷射口均为斜向设置,其倾斜方向分别指向远离底部进风口和顶部进风口的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部出风层和顶部出风层上分别设置有贯穿底部出风层的底部出风口和贯穿顶部出风层的顶部出风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部出风口与顶部出风口均斜向设置,所述底部出风口的倾斜方向与底部气流喷射口的方向一致,所述顶部出风口的倾斜方向与顶部气流喷射口的方向一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部出风层和顶部出风层下表面设置有弧形的底部凸出部和顶部凸出部,所述底部凸出部均匀分布在底部出风口周围,所述顶部凸出部均匀分布在顶部出风口周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通道两端分别设置有入口挡板和出口挡板。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底部进风层上设置底部进风口和底部气流喷射口,气流从底部进风口进入后,从底部气流喷射口向通道内喷出,当纺织品在通道中行进时,纺织品表面的纤维受气流冲击开始相互间摩擦,降低纤维的刚性,提高纺织品的柔软度,有益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品整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相应组件配合进行纺织品整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纺织品整理装置,包括箱体10,箱体10呈“巨”字型,箱体10自下而上依次为底部进风层11、底部出风层12、顶部进风层13、顶部出风层14,底部进风层11、底部出风层12、顶部进风层13、顶部出风层14共同围合成供纺织品60通过的“C”型通道15,底部进风层11上设置有底部进风口20,底部进风口20与指向通道15的底部气流喷射口21连通。进一步地,顶部进风层13上设置有顶部进风口22,顶部进风口22与指向通道15的顶部气流喷射口23连通。使用时,出布辊40顺时针旋转,向纺织品整理装置提供纺织品60,纺织品60从底部出风层12和顶部进风层13之间进入通道15,当行进至底部气流喷射口21区域时,受从底部进风口20进入的高速气流冲击并贴紧到底部出风层12下表面,当行进至顶部气流喷射口23区域时,受从顶部进风口22进入的高速气流冲击并贴紧到顶部出风层14下表面,然后从通道15走出,通过顺时针旋转的卷布辊41对纺织品60进行卷绕收集,上述步骤通过底部气流喷射口21和顶部气流喷射口23喷射出的高速气流对纺织品60的上下表面进行冲击,使其表面的纤维相互摩擦,降低纤维的刚性,提高纺织品60的柔软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底部气流喷射口21与顶部气流喷射口23均为斜向设置,其倾斜方向分别指向远离底部进风口20和顶部进风口22的一侧,这种斜向结构的设计是保证行进过程中的纺织品60获得反向的气流冲击力,使纺织品60冲击到底部出风层12和顶部出风层14的下表面,促进纺织品60与底部出风层12及顶部出风层14进行摩擦,降低纺织品60表面纤维的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南京建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农业大学;南京建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24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洗衣机蒸汽加热管
- 下一篇:一种洗衣房用的槽式烫平机的柔性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