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座管升降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99829.3 | 申请日: | 2015-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0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蔡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J1/08 | 分类号: | B62J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8 | 代理人: | 林柳岑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 车座 升降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以控制自行车座管升降的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日常的代步工具,可协助使用者于短时间内往返两地,或者用于游览驻足于各个名胜景点之间,并且操作上亦极为简易、环保,仅须骑乘者以脚踏自行车的踏板作为驱动力使自行车前进,故自行车是一种操作极为便利的交通工具。
在实际操作自行车时,使用者可随着自己身材而调整座垫的升降高度,以便于使用者双腿与自行车踏板间保持一适当的距离,让使用者以正确姿势施力踩踏,以避免发生运动伤害,同时,让踩踏动作得以省力并且达到最高效率,而现有技术有关自行车座垫升降技术,如中国台湾发明专利证书号I469889,以及新型专利证书号M278624所揭示,其中使用者对于座垫升降的调整,是通过自身的重力与座管内升降装置的顶抵力相抗衡而达成。
然而,在现有技术座管升降的操控上,由于使用者必须施予较大力量以直接带动升降装置的触发组件,因此,在现有技术座垫升降装置的控制方面,操作并不方便,使用者必须施以较大的力量进行座垫的升降操作,并且,在座垫升降调整过程,使用者是坐在座垫上实施,一旦使用者坐姿改变造成重心偏移,更会导致座垫升降的控制难度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使用者须施予较大力量进行座垫的升降调整,以及调整过程控制不易的缺失,通过本实用新型技术手段的实施,使用者可以省力且轻松的进行座垫的升降调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自行车座管升降控制装置,是装设于一自行车的架体,其具有一连接管组、一组装管组、一控制组及一升降组件;该控制组具有一连接基体、一扳钮、一牵引件及一控制轮,该连接基体装设于自行车的架体,该扳钮枢设于该连接基体并且连接于该牵引件一端部,该牵引件另一端部连接于该控制轮;该控制轮是一轮体,该控制轮的轮体环面一侧凹陷成形一曲廓部,该曲廓部具有一弧形轮廓的外形,该曲廓部包含一第一接触部及一第二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与该控制轮中央的径向距离小于该第二接触部与该安装孔控制轮中央的径向距离,该控制轮受该牵引件连接而可选择的转动;该组装管组一端部装设于自行车的架体,该控制组的控制轮可转动的装设于该组装管组;该连接管组可选择位移的装设于该组装管组的另一端部;该升降组件装设于该连接管组内部,其一端设有一触发件,该触发件抵靠于该控制组的控制轮,并可选择的抵靠位于该曲廓部的第一接触部或该第二接触部上。
所述的自行车座管升降控制装置,其中该控制轮中央贯穿成形一安装孔,该第一接触部与该安装孔的径向距离小于该第二接触部与该安装孔的径向距离;该组装管组具有一套管件,该套管件是一中空管,其具有一安装部,该安装部形成于该套管件的一端部,该安装部侧向突伸形成一枢轴,该控制轮的安装孔枢设于该安装部的枢轴,并且可选择的相对该枢轴转动,该安装部连接该控制组的牵引件。
所述的自行车座管升降控制装置,其中该组装管组的套管件进一步具有一第二组装部,该第二组装部形成于该套管件另一端部的内缘壁面;该连接管组具有一连接管件、一定位滑套、一限位环及一安装座,该连接管件是一中空管,其具有一第一组装部及一安装槽,该第一组装部形成于该连接管件一端部的外缘壁面,该安装槽凹陷形成于该第一组装部处,该安装座装设于该连接管件形成承抵部的端部,该第一组装部容设于该套管件的第二组装部内,该连接管件可选择的相对于该套管件进行上下位移;该定位滑套套设于该连接管件的第一组装部的外缘壁面,该定位滑套容设于该套管件的第二组装部内,该定位滑套分别与该第一组装部的外缘壁面及该第二组装部的内缘壁面保持滑动接触;该限位环是一中空环体,该限位环套设于该连接管件的安装槽处,并且抵靠于该定位滑套的一端缘。
所述的自行车座管升降控制装置,其中该升降组件具有一作动杆及一组设杆;该作动杆一端部具有一抵靠件,该触发件位在该组设杆的一端,该组设杆的另一端装设于该作动杆另一端部,该作动杆可选择的相对于该组设杆移动;该连接管件进一步具有一承抵部,该承抵部形成于该连接管件另一端部的内缘顶端处;该作动杆装设于该连接管件内部,该抵靠件顶抵于该承抵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98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