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梯子防滑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91699.9 | 申请日: | 2015-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2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耐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宏耐 |
| 主分类号: | E06C7/46 | 分类号: | E06C7/46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 地址: | 041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子 防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梯子防滑座,属于梯子防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梯子作为登高的工具,常备用于日常和火灾救援中,但在使用梯子过程中常会出现支撑脚打滑的现象,为了确保梯子上的人的安全,地面上必须有另外的人把扶着梯子防止梯子打滑,这样就必须占用两个以上的人力,对于火灾救援或高处作业的情况下,会耗费很多人力,拖延救援或作业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梯子防滑座,连接套管采用中空壳体结构,可套装于普通梯子的两个支撑脚上,连接套管可在防滑基座上任意回转,使梯子可以适应各种角度的摆放,防滑基座的下表面设有多个防滑凸起,最大程度的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保护使用者的安全,不需要另外增加扶梯子的人员,节省人力和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梯子防滑座,包括连接套管和防滑基座,所述连接套管为上端开口的条形壳体结构,其横截面为方形,所述连接套管的上端面为倾斜面,使连接套管相对的两个侧壁形成高侧壁和低侧壁,所述低侧壁上开有与连接套管的上端开口处相通的条形槽,所述防滑基座为U型结构,所述连接套管的下端设置于防滑基座内,所述连接套管通过回转轴与防滑基座铰接,所述连接套管的回转平面与低侧壁和高侧壁平行,所述防滑基座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的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于防滑基座的下表面。
所述连接套管的上端开口处的外边缘和条形槽的外边缘均固定有用于加固的加强条。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管和防滑基座均采用金属材料。
优选的,防滑座为成对使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采用中空结构,根据现有市面上的梯子支撑脚的尺寸,设定中空结构的大小,适应市面上大部分的梯子,也适用于支撑脚小于中空结构的梯子。
2、本装置采用连接套管和防滑基座活动连接的结构,这样可以适应任意角度下梯子的支撑,并起到防滑的作用。
3、防滑基座的下表面设置多个防滑凸起,使得防滑基座与地面咬合的更加紧密,大大增加了摩擦系数,提高梯子的安全性能。
4、将管套的上端开口处设计为倾斜口,在避让梯子上的台阶的同时增加连接套管的长度,以便更大面积的包裹梯子的支撑脚。
5、在连接套管的低侧面上开有条形槽,使得连接套管避让开梯子支撑脚上的斜支撑架,增加连接套管的长度。
6、在连接套管的上端开口处和条形槽的外边缘均设置有加强条,增加连接套管的受力强度,增加使用寿命。
7、本装置不需要在地面设置保护人员,在提高了安全系数的同时,节省的人力的使用,尤其是在消防过程中人员稀缺的时候,可大大减低人员浪费,提高人员利用率,减少援救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连接套管、2为防滑基座、11为高侧壁、12为低侧壁、13为条形槽、14为加强条、21为回转轴、22为防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梯子防滑座,包括连接套管1和防滑基座2,所述连接套管1为上端开口的条状壳体结构,其横截面为方形,所述连接套管1的上端面为倾斜面,使连接套管1相对的两个侧壁形成高侧壁11和低侧壁12,所述低侧壁12上开有与连接套管1的上端开口处相通的条形槽13,使用时,将空腔对准梯子的支撑脚套进去即可,套装时,低侧壁需朝向梯子的内侧,条形槽13对准梯子支撑脚上的斜支撑架,并将斜支撑架插入条形槽13内,直至无法再将梯子的支撑脚向连接套管1内推进为止。
所述防滑基座2为U型结构,所述连接套管1的下端设置于防滑基座2内,所述连接套管1通过回转轴21与防滑基座2铰接,所述连接套管1的回转平面与低侧壁12和高侧壁11平行,当防滑座套装好后,由于铰接,梯子可以在防滑基座2下表面完全接触地面的情况下任意回转角度,不再受梯子支撑脚下端面角度的限制和影响,尤其是对拉梯等长度变化型梯子。
所述防滑基座2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凸起22,所述防滑凸起22的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于防滑基座2的下表面,这样有效的增加了防滑基座2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加了梯子的安全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宏耐,未经刘宏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16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