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酚醛树脂加热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90173.9 | 申请日: | 2015-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3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范平一;郑新宇;张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明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1/00 | 分类号: | F24H1/00;F24H9/18;F24H9/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酚醛树脂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酚醛树脂加热管。
背景技术
酚醛树脂也叫电木,又称电木粉。原为无色或黄褐色透明物,市场销售往往加着色剂而呈红、黄、黑、绿、棕、蓝等颜色,有颗粒、粉末状。耐弱酸和弱碱,遇强酸发生分解,遇强碱发生腐蚀。不溶于水,溶于丙酮、酒精等有机溶剂中。酚醛树脂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塑料、涂料、胶粘剂及合成纤维等。
酚醛树脂常用的原料为苯酚、间苯二酚、间甲酚、二甲酚、对叔丁基或对苯基酚和甲醛、糠醛等。生产过程包括缩聚和脱水两步。按配方将原料投入反应器并混合均匀,加入催化剂,搅拌,加热至33~43℃,反应放热使物料自动升温至沸腾。此后,继续加热保持微沸腾(94~98℃)至终点,经减压脱水后即可出料。
含碳耐火材料生产用结合剂-酚醛树脂在环境温度低于10度时,需要加热,以提高其流动性、降低粘度,使泥料更适宜混炼。目前各生产企业采用的方法对加热树脂来说加热速度较快,但是温度不易控制,当温度过高酚醛树脂容易出现固化,造成树脂报废而影响生产,同时现有的加热装置不能实现酚醛树脂的连续加热,从而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酚醛树脂加热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酚醛树脂加热管,包括呈Z型结构的加热管本体,所述加热管本体一侧上端设有进液孔,另一侧下端设有出液孔,所述加热管本体水平段两侧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部设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本体水平段中心设有加热杆,所述加热管本体水平段空腔内部设有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每一个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液孔位置位于出液孔位置之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管呈螺旋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个数为3个,且分布在不同位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热管、加热杆、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这样使用时,从进液孔加入酚醛树脂,此时加热杆、加热管实现对加热管本体水平段进行加热,多个温度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递给控制器,当温度达到规定的温度时,控制器便于切断加热杆、加热管的电源,确保酚醛树脂不会因高温而固化,加热后的酚醛树脂从出液孔排出,这样不仅加热效果好,而且连续性好,便于确保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热管本体;101.进液孔;102.出液孔;103.加热腔;2.加热杆;3.加热管;4.温度传感器;5.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酚醛树脂加热管,包括呈Z型结构的加热管本体1,所述加热管本体1一侧上端设有进液孔101,另一侧下端设有出液孔102,其中所述进液孔101位置位于出液孔102位置之上,这样便于酚醛树脂的排出。所述加热管本体1水平段两侧设有加热腔103,所述加热腔103内部设有加热管3,其中所述加热管3呈螺旋状结构,这样使得加热接触更加充分。所述加热管本体1水平段中心设有加热杆2,所述加热管本体1水平段空腔内部设有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4,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4的个数为3个,且分布在不同位置,所述每一个温度传感器4与控制器5相连接。
其具体实施方式为:这样使用时,从进液孔101加入酚醛树脂,此时加热杆2、加热管3实现对加热管本体1水平段进行加热,多个温度传感器4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递给控制器5,当温度达到规定的温度时,控制器5便于切断加热杆2、加热管3的电源,确保酚醛树脂不会因高温而固化,加热后的酚醛树脂从出液孔102排出,这样不仅加热效果好,而且连续性好,便于确保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明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明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01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