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卤泵壳体的密封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74554.8 | 申请日: | 2015-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2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军;董盛军;张诗放;伍尚斌;张成;王雷;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潜水泵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02 | 分类号: | F04D29/02;F04D29/08;F04D7/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崔红梅 |
| 地址: | 110141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潜卤泵 壳体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密封技术,用于潜卤泵壳体的密封环结构。
背景技术
潜水泵在卤水介子中使用,称为潜卤泵。原设计泵壳结合处的密封环与叶轮分别铜、铸铁材质,在卤水中正常运行时,动态中叶轮在与密封环结合面处不存在结晶的问题,当冬季停工春季从新启动时,很多水泵出现启动困难,甚至电机损坏等问题。用户为了解决此问题,每年冬季到来之前必须将水泵提井冲洗,由此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和经费。
经分析造成以上问题的关键是密封环材质是ZCuPb15Sn8,叶轮的材质是HT200,从物理性能和电化学分析,由于密封环与叶轮存在高电位与低电位的问题,易造成叶轮低电位材料的腐蚀,特别是在腐蚀性较强的溶液中运行,腐蚀的速度比中性溶液要高出3-5倍。这种材料的配合大大缩短了水泵的使用寿命,由于此部件为易损件,正常介子情况下运行12000小时以上就应该更换。如果是腐蚀溶液运行3000小时就得更换。给用户的生产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增加了提井和下井的费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潜卤泵壳体的密封环结构,双层结构,解决密封结合面部件的电压差问题,提高密封环的寿命、不需再提泵清洗。
这种潜卤泵壳体的密封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密封环壁为双层,金属外壁与丁晴橡胶内壁为一体;铸铁金属外壁内孔表面有车削出的2*45°三角形槽4~5条,槽上有丁晴橡胶层,厚度3~3.5mm,与金属外壁硫化为一体,丁晴橡胶内壁孔径公差φ0~0.04mm、与叶轮口环间隙0.3-0.5mm。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首先解决密封环及结合面电位差的问题,从密封环的结构上进行改进,将原来的铸铜材料改为非金属材料,同时为了保证密封环的强度和密封性能从设计和工艺的角度进行改进。将结构设计成密封环外壁基体为HT200,内孔结合面为丁晴橡胶。该材料即具有耐腐蚀性还具有耐磨性能,同时解决了结合部件的电位差的问题,通过改进取得较好的效果。即解决了叶轮腐蚀的问题又解决了结合面结晶的问题。通过现场运行,叶轮的使用寿命比原来提高3倍以上。彻底解决了重新启动时电机损坏的问题,同时不必再每年提井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环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内、外壁结合面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潜卤泵壳体的密封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密封环1壁为双层,见图1;金属外壁1a与丁晴橡胶内壁1b为一体;铸铁的金属外壁1a内孔表面有车削出的2*45°三角形槽4~5条,见图2;槽上有丁晴橡胶层,厚度3~3.5mm,与金属外壁1a硫化为一体,丁晴橡胶内壁1b孔径公差φ0~0.04mm、与叶轮口环间隙0.3-0.5mm。
加工时,将原密封环内孔直径车大6mm—在内表面车削出2*45°三角形槽,制造专用硫化模具,加温至工艺硫化温度、填料丁晴橡胶进行硫化。按照硫化工艺要求,保证硫化表面粗造度及内控的公称尺寸,保证内孔与叶轮间隙0.3-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潜水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潜水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45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管道离心泵
- 下一篇:带有冲洗功能的预制泵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