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轨道交通小型电源硬件控制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55943.6 | 申请日: | 2015-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5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史玉泉;陈方良;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娇阳 |
| 地址: | 21003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轨道交通 小型 电源 硬件 控制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硬件控制平台,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小型电源硬件控制平台。
背景技术
在目前逻辑编程器件都趋同化情况下其控制硬件构架也趋同性很强,轨道交通的电源控制单元在高速运动状态下,环境温度,湿度变化都很大幅度,造成控制单元误报故障,功能稳定性低。同时每当环境或客户需求变化时,控制单元也跟着进行定制开发(包括硬件和软件),产品功能质量稳定性差,成本也比较高,缺乏产品功能柔性(对顾客环境适应性),即缺乏产品技术硬件平台化及开放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开放性的轨道交通小型电源硬件控制平台。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小型电源硬件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RS232通讯、模拟量输入、以及与以DSP+CLPD主控组合单元相连接的Flash、逻辑控制状态显示模块、110V开关量输入、24V开关量输入、5V PWM故障保护输入、5V预留开关量的输入/输出、PWM输出、继电器输出;
经模拟量输入模块输入的模拟量信号经过差分放大电路形成的高抗干扰模拟信号直接输出到DSP,确保模拟信号的高抗干扰能力;
所述110V开关量输入,24V开关量输入,通过光耦隔离后与CPLD连接后再与DSP连接;
所述PWM故障保护输入,PWM输出,预留开关量输入/输出,都通过隔离芯片“SN74LV4245”隔离后与CPLD连接后再与DSP连接;
DSP+CLPD主控组合单元发出继电器驱动信号通过隔离芯片“SN74LV4245”到继电器输出模块;
所述逻辑控制状态显示模块通过隔离芯片“SN74LV4245”与CPLD相连;
所述RS232通讯端口同时与DSP和CPLD相连;
所述电源模块分别提供正负15V为模拟量输入模块供电,提供5V给相应的PWM输出,继电器输出、PWM故障保护输入、预留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供电;提供3.3V给DSP、CPLD、隔离芯片工作用电。
在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正负15V和正5V电源的正负两极之间分别设有二极管,可以有效地防止因为操作失误接反电源极性而烧毁电源。
所述的110V开关量输入、24V开关量输入采用相同电路,110V或24V开关量信号经过光耦U36隔离后,接到CPLD;
光耦隔离前端包括电阻R342、R332、R333、稳压管D36、稳压管D33、电容C173,电阻R333和光耦U36初级串联后与稳压管D33并联,电阻R332、稳压管D33、稳压管D36依次串联后与电阻R342并联,电容C173与稳压管D33并联;电阻R332与电阻R342之间的连接点接采样信号,稳压管D36与电阻R342之间的连接点接地;
光耦隔离后端包括上拉电阻R336、电阻R339、下拉电阻R348、电阻R345、旁路电容C176,上拉电阻R336一端接3.3V,另一端接光耦U36的次级C极,电阻R339一端接光耦U36的次级C极,另一端接旁路电容C176;下拉电阻R348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光耦U36的次级E脚,电阻R345一端接光耦U36的次级E脚,另一端接旁路电容C176;旁路电容C176另一端接地;
本电路稳压管D36确保光耦导通所采样信号的电压等级范围,形成导通门槛电压,避免误导通。而稳压管D33是确保光耦导通工作电压。
所述的继电器输出的电路和防反保护电路包括继电器KA5、二极管D5、三极管Q8、电阻R121、电阻R108,电阻R108一端接驱动信号,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的基极B;电阻R121一端接驱动信号,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5并联于继电器KA5的线圈后一端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C,另一端接5V;三极管Q8的发射极E接地;
本电路继电器驱动信号从DSP+CLPD主控组合单元发出,通过隔离芯片“SN74LV4245”隔离后经三极管Q8开关导通继电器线圈,继电器线圈并入稳压防反二极管D5确保继电器开关动作正常,组合确定继电器工作准确和稳定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59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NURBS插补器脉冲均匀输出装置以及设备
- 下一篇:无线多功能转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