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陆两栖娱乐自行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52086.4 | 申请日: | 2015-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9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栖 娱乐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具体涉及一种水陆两栖娱乐自行车。
背景技术
市场上鲜有水陆两用自行车,现有的乐摇车只能在陆地上行驶,且需要靠电力驱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陆两栖娱乐自行车,通过脚踏驱动,能够满足一至三人的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陆两栖娱乐自行车,包括壳体、第一车轴、第二车轴、第一车轮、第二车轮,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的的四分之三圆柱体,第一车轴和第二车轴分别穿过壳体两侧面的圆心固定连接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第一车轴和第二车轴上分别设有第一输出大齿盘和第二输出大齿盘,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外圈由明轮式的多个叶片组成;壳体内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第一车轴和第二车轴转动,驱动系统装设于支撑系统上,还设有与驱动装置相配合的转向系统,用于控制自行车的转向。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大齿盘、第二大齿盘、第三大齿盘,第一大齿盘、第二大齿盘、第三大齿盘分别与第一后飞轮、第二后飞轮、第三后飞轮通过链条联接,第一后飞轮、第二后飞轮、第三后飞轮位于第一动力集合轴上并驱动第一动力集合轴转动,以此驱动位于第一动力集合轴上的第一中继齿盘转动;动力系统还包括动力分解装置,动力分解装置包括第一中继齿盘,第一中继齿盘通过链条联接第一差速器,第一差速器两端为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另一端分别为第一输出小齿盘和第二输出小齿盘;第一输出大齿盘和第二输出大齿盘分别通过链条联接第一输出小齿盘和第二输出小齿盘。
所述支撑系统包括第一三脚架和第二三脚架,第一三脚架包括第一前叉和第一后叉,第一前叉用于安装第一输出大齿盘,第一后叉用于安装第一输出小齿盘,第二三脚架包括第二前叉和第二后叉,第二前叉用于安装第二输出大齿盘,第二后叉用于安装第二输出小齿盘;第一三脚架和第二三脚架上的衍生架通过第一横梁连接第一前架、第二前架和第三前架,第一三脚架和第二三脚架的前角衍生管左右分别定位第一动力集合轴,第一三脚架和第二三脚架的下管通过第二横梁连接,第二横梁穿过第一后架,第一三脚架和第二三脚架的立管通过第三横梁连接。
所述转向系统包括第一刹车器和第二刹车器,第一刹车器通过刹车线与第一刹车握把相连,第二刹车器通过刹车线与第二刹车握把相连,第一刹车握把、第二刹车握把分别置于第二座椅左右,第一刹车器包括第一夹器,第一橡胶轮、第二橡胶轮分别位于第一夹器两端,第一橡胶轮、第二橡胶轮中部装有钢圈,外边缘一侧与挡片接触,使第一橡胶轮、第二橡胶轮转动时阻力明显,并使刹车时第一车轮不被完全刹死;第二刹车器包括第二夹器,第三橡胶轮、第四橡胶轮分别位于第二夹器两端,第三橡胶轮、第四橡胶轮中部装有钢圈,外边缘一侧与挡片接触,使三橡胶轮、第四橡胶轮转动时阻力明显,并使刹车时二车轮不被完全刹死;转向系统还包括第一差速器,差速器能使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同速或者异速转动。
所述支撑系统为钼铬合金钢材料制成。
所述壳体的下部为PVC材料制成,上部为PC材料制成的遮阳板。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能通过脚蹬自行车曲轴,使自行车直行,并通过刹车握把的控制,使自行车实现转向,通过外壳和明轮式车轮,使自行车水上行驶;支撑系统均为钼铬合金钢材料的设计,通过钢管焊接成,强度高,质量轻;支撑系统为三脚架的悬挂式的设计,将支撑系统和人的重力直接转移到车轮上,避免外壳受力过大,减小对外壳的损害,并方便拆卸维修;外壳采用PVC及PC材料制成,PVC板材利用PVC焊条用热空气焊接而成,轻便、耐腐蚀、色泽鲜艳、牢固耐用,能保证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浮于水上,PC材料成本低,易于制造透光性强,在遮阳的同时不影响里面的人对外面的观察;三个座椅横向设置、左右刹车握把分别设于中间座椅的两边,能满足整车平衡和同时在一至三人使用的情况下均能满足平衡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三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a)第一夹器的结构示意图、(b)第二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7为车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20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NG冷能利用双温空调系统
- 下一篇:风能驱动水陆两用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