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及其自动充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44013.0 | 申请日: | 2015-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3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戴大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山清水再生资源(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L1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新区空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及其 自动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车及其自动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一种环保、方便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现有电动车都是采用蓄电池供电的,而位于电动车车体上的蓄电池固定装置散热功能和减震功能较差,在使用时会增加蓄电池不必要的损耗,从而减少蓄电池的寿命,同时,由于一个电动车仅配备一块蓄电池,电能存储有限,充电后行驶距离有限,半路没电寻找充电站不方便,即使需找到充电站,充电过程也比较缓慢,误时误事,因此研发一种散热功能和减震功能好的蓄电池固定装置,同时延长电动车的续航时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动车及其自动充电装置,既提高蓄电池固定装置的散热功能和减震功能,有可延长电动车的续航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动车自动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器、蓄电池、电机控制器、电动机、电量显示仪表、蜂鸣器、自动控制开关和智能动力发电装置,所述蓄电池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器连接,输出端通过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电动机连接,为电动机提供动力,所述蓄电池还依次通过所述电量显示仪表、蜂鸣器和自动控制开关与所述智能动力发电装置连接,所述智能动力发电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蓄电池和电动机连接,当智能动力发电装置工作时,既可以为蓄电池充电,又可以为电动机提供的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动力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和电源,在所述发电机上设有所述电源,所述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自动控制开关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电源为发电机提供动力,自动控制开关控制发电机工作,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蓄电池和电动机连接,既可以为蓄电池充电,又可以为电动机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控制开关的型号为SUP3157S-3TR。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控制器的型号为松正WZKB4825A-BJ。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电动车本体和蓄电池,在所述电动车本体的前梁上固定有蓄电池槽,所述蓄电池槽的槽体为上方开口的长方体,在所述蓄电池槽内的各侧板两两相交处均设有一L型减震条,在所述蓄电池槽正对电动车行进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各设有一风车排风扇,可随风自主转动排风,在所述排风扇的周围设有若干散热口,在所述蓄电池槽的其他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散热口,在所述蓄电池槽体内底部中心处设有一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与槽体底面之间填充有减震泡棉,以达到减震目的,在所述蓄电池槽体底面上位于所述泡棉与槽体各侧壁之间的空隙处开设有若干散热口,可增加所述蓄电池槽内气体的流动性,在所述蓄电池的顶部设有两个提手,所述两提手对称设置,在两所述提手的外侧等高处各设有一条水平卡扣条,所述蓄电池位于所述蓄电池槽内的支撑板上,且在所述蓄电池槽内相应处开设有与所述卡扣条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扣条卡置于所述卡槽内,对所述蓄电池加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的提手采用弹性PVC塑料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L型减震条为弹性橡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泡棉内部设有若干弹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及其自动充电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当蓄电池电量不足,又无外接电源时,智能动力发电装置开始工作,可一边为蓄电池充电,一边为电动机提供动力,蓄电池充满电后,智能动力发电装置停止工作,从而延长电动车的续航时间,节能环保,蜂鸣器设计会在蓄电池电量不足时,及时提醒用户是否启动发电机发电功能;蓄电池槽上风车排风扇设计,可随风自主转动排风,并配合槽体底部和侧壁上的散热口设计,增加蓄电池槽体内空气流动,散热效果好,同时减震泡棉、弹簧和L型减震条设计,减震效果好,卡槽和卡扣条的设计可实现蓄电池的自锁,使蓄电池固定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动充电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蓄电池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蓄电池槽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蓄电池槽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蓄电池槽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蓄电池槽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山清水再生资源(天津)有限公司,未经绿山清水再生资源(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40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