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灭弧真空断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39247.6 | 申请日: | 2015-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0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长和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H01H33/6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郭晓华 |
| 地址: | 31570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真空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灭弧真空断路器。
背景技术
真空断路器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真空断路器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发展简史 1893年,美国的里顿豪斯提出了结构简单的真空灭弧室,并获得了设计专利。
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是:当动、静触头在操作机构的作用下分闸时,触头间产生电弧,触头表面在高温下挥发出蒸汽,由于触头设计为特殊形状,在电流通过时产生一磁场,电弧在此磁场作用下沿触头表面切线方向快速运动,在金属圆筒(屏蔽罩)上凝结了部分金属蒸汽,电弧在自然过零时就熄灭了,触头间的介质强度又迅速恢复起来。
现在的真空断路器主要靠真空灭弧室进行灭弧,真空灭弧室内的温度高,灭弧速度慢、触头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真空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存在温度高、灭弧速度慢、触头容易损坏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温度低、灭弧速度快、触头不易损坏的低温灭弧真空断路器。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低温灭弧真空断路器,包括有灭弧室、静导电杆、静触头、动触头、动导电杆、波纹管和制冷装置,灭弧室上方设有静导电杆和静触头,静导电杆下部与静触头连接,灭弧室下方设有动导电杆、动触头和波纹管,动导电杆中间设有波纹管,动导电杆与动触头连接,静导电杆上方设有制冷装置,制冷装置设有冷气管,静导电杆内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制冷装置通过冷气管分别与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连接,静触头内设有冷气腔,冷气腔与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相通。
优选地,所述冷气管材质为绝缘塑胶。
优选地,所述冷气管直径为10mm。
优选地,所述静导电杆直径为50mm
优选地,所述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直径为15mm。
优选地,所述静触头直径为130mm。
优选地,所述冷气腔的直径为100mm。
优选地,所述灭弧室的直径为240mm。
工作原理:静导电杆上方还设有制冷装置,制冷装置设有冷气管,静导电杆内设有冷气进管和冷气出管,制冷装置通过冷气管分别与冷气进管和冷气出管连接,静触头内设有冷气腔,冷气腔与冷气进管和冷气出管相通,静触头就可以保持低温状态,这样静动触头分开时,就可以获得更好的灭弧效果。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真空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存在温度高、灭弧速度慢、触头容易损坏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温度低、灭弧速度快、触头不易损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灭弧室,2-静导电杆,3-静触头,4-动触头,5-动导电杆,6-波纹管, 7-制冷装置, 21-进气通道, 22-出气通道,31-冷气腔, 71-冷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低温灭弧真空断路器,如图1所示,包括有灭弧室1、静导电杆2、静触头3、动触头4、动导电杆5、波纹管6和制冷装置 7,灭弧室1上方设有静导电杆2和静触头3,静导电杆2下部与静触头3连接,灭弧室1下方设有动导电杆5、动触头4和波纹管6,动导电杆5中间设有波纹管6,动导电杆5与动触头4连接,静导电杆2上方设有制冷装置 7,制冷装置 7设有冷气管 71,静导电杆2内设有进气通道 21和出气通道 22,制冷装置 7通过冷气管 71分别与进气通道 21和出气通道 22连接,静触头3内设有冷气腔31,冷气腔31与进气通道 21和出气通道 22相通。
工作原理:静导电杆2上方还设有制冷装置 7,制冷装置 7设有冷气管 71,静导电杆2内设有冷气进管和冷气出管,制冷装置 7通过冷气管 71分别与冷气进管和冷气出管连接,静触头3内设有冷气腔31,冷气腔31与冷气进管和冷气出管相通,静触头3就可以保持低温状态,这样静动触头4分开时,就可以获得更好的灭弧效果。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长和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长和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92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永磁断路器
- 下一篇:一种按键及使用该按键的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