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发光鱼钩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32649.3 | 申请日: | 2015-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6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后梅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后梅荣 |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A01K8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发光 鱼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具,具体涉及新型发光鱼钩。
背景技术
传统的鱼钩由缠绕在鱼线一端的钓钩组成,每次下钩垂钓前,都需要人为将鱼饵固定在鱼钩上,以此来吸引鱼上钩。但是这种方法一是比较麻烦,每钓一条鱼就要重新装饵,饵料易脱钩,鱼上钩的几率也较低,二是这种鱼钩对不能很快地吸引鱼的注意,需要钓鱼者耐心等待,垂钓的效率较低。因此目前需要研发一种更加简单、实用和高效的新型鱼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鱼钩装饵麻烦,垂钓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发光鱼钩,包括鱼线和设置于所述鱼线的一端的钓钩,还包括由上盖和下盖组成的饵料篓,所述饵料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连接于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所述连接片对折后使所述上盖和下盖相互扣合,所述上盖的顶面和所述下盖的底面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通孔,所述鱼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由下至上穿设于所述饵料篓的内腔,且所述鱼线另一端的线尾露出于所述上盖的外侧,所述钓钩露出于所述下盖的外侧,所述饵料篓由发光材料制成,所述钓钩的表面涂有发光材料
在上述方案中,环绕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外周面分别设有若干个镂空纹。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饵料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卡扣,所述卡扣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上盖和下盖上的外卡扣和内卡扣,所述内卡扣和所述外卡扣的数量为两对。
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若干个副鱼线和分别设置于每个所述副鱼线的一端的副钓钩,所述上盖的顶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环绕所述上盖的外周面上依次设有若干个第三通孔,每个所述副鱼线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其中一个所述第三通孔由下至上穿设于所述饵料篓的内腔,且所述副鱼线的另一端的线尾露出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外侧,所述副钓钩露出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外侧。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下盖的底部内侧设有配重物。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另一端的线尾穿出于所述上盖的外侧后栓接有挂环。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鱼线和钓钩上加装了饵料篓,使用时由于饵料篓的阻挡作用鱼不会咬到饵料篓内的饵料,这样就不需要每钓一条鱼后再重新装饵,且不存在饵料脱钩的问题,并且饵料篓和钓钩由发光材料制成,可以很快吸引鱼的注意,因此更加简单、实用和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饵料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发光鱼钩,包括鱼线1和连接于鱼线1的一端的钓钩2,以及由上盖3和下盖4组成的饵料篓,饵料篓大致呈圆柱形,饵料篓用于放置鱼饵,环绕上盖3和下盖4的外周面上均设有若干个镂空纹,既可以使水浸入浸泡鱼饵,又可以阻止鱼饵外漏,镂空文的大小根据实际的饵料进行设计,优选设计为孔径小于鱼饵。饵料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其一体成型连接片5,并且连接片5连接于上盖3和下盖4之间,上盖3和下盖4相互扣合可使连接片5对折,饵料篓的外侧壁上还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卡扣6,卡扣6包括分别与上盖3和下盖4一体成型的外卡扣和内卡扣,卡扣6优选设为两组,以使饵料篓不会轻易松开,延长使用寿命。并且卡扣6与连接片5分别位于饵料篓的两侧以增强连接的稳定性,重新装鱼饵只需手动打开卡扣6即可。
在上盖3的顶面以及下盖4的底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第一通孔7,鱼线1(可以是一至两根)的另一端(线尾一端)通过第一通孔7由下至上穿设于饵料篓的内腔,且鱼线另一端的线尾露出于上盖3的外侧,钓钩2露出于下盖4的外侧,这样就将饵料篓整体穿装在了鱼线1上。
更加优选的,还可以在上盖3的顶面上环绕第一通孔7开设若干个第二通孔8,环绕上盖3的外周面上依次设有若干个第三通孔9,第二通孔8和第三通孔9数量均为四个并分成相应的四组,每组第二通孔8和第三通孔9的连线设为经过上盖3的圆心为最佳,且每组第二通孔8和第三通孔9内依次穿装有一根副鱼线10,即分别在每根副鱼线10的一端相应设有一个副钓钩11,副鱼线10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一个第三通孔9并且由下至上穿设于饵料篓的内腔,且副鱼线10的另一端的线尾露出于第二通孔8的外侧,副钓钩11露出于第三通孔9的外侧。鱼线1和副鱼线10另一端的线尾穿出于上盖3的外侧后,一同栓接在挂环12上,用于与其他钓具连接使用。这样一来,整个鱼钩本体就在多个方向上具有多个钓钩,在鱼受吸引咬饵料篓时,就会进一步增强鱼的上钩几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后梅荣,未经后梅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26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饵及鱼饵投放装置
- 下一篇:贝类品水下捕捞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