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灯光导防漏光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26005.3 | 申请日: | 2015-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5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W101/02;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灯 光导防 漏光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灯光导结构,具体来说,是一种车灯光导防漏光结构,属于车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灯是车辆的必备部件,随着经济发展,用户和厂商对车灯的使用体验要求也日益提高。在现代的灯具设计中,很多灯具都存在漏光的问题,传统前照灯中一般采用饰圈翻边来起到遮挡的作用,但这样只能阻挡光线从引擎盖、翼子板、前保险杠或格栅中穿出,却不能有效阻止光线在灯具内部的多次反射与折射,而且,饰圈翻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空间紧张的情况下,常常是做不出翻边的,光导在前照灯中常作为位置灯或DRL功能出现,从光源LED到发光区域之间有一段是藏在灯具内部的,外观看不见,但该功能发光时,整根光导都会亮起,藏在灯具中的那一部分导致其他不该亮的功能区域也会发光,这对对向来车对于信号的准确判断以及灯具的外观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车灯光导,往往会发生漏光现象,采用饰圈翻边来遮挡光线也具有种种弊端;藏在灯具中的一部分光导导致其他不该亮的功能区域也会发光,这对对向来车对于信号的准确判断以及灯具的外观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灯光导防漏光结构,包括LED光源1、光导2、光导套3、LED线路板4、LED支架5;所述LED线路板4、LED光源1、光导2固定在LED支架5上;所述光导2接近LED光源1的头部套设光导套3,对光导的光线外漏形成遮挡。
进一步的,所述光导套3为注塑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光导套3的长度为42mm,对应的光导长度为500mm。
进一步的,所述LED光源1对准光导2的中心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光导套3与光导2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5-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有效地防止了车灯光导外观不可见区域漏光对其他功能的影响。
2)优化了外观,大大提升了顾客认可度。
3)减少了从光源到可见区域光线的损失,有效提高了光线利用率。
4)避免采用饰圈翻边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5)提升了车主对于信号的准确判断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灯光导防漏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LED光源,2.光导,3.光导套,4.LED线路板,5.LED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车灯光导防漏光结构,包括LED光源1、光导2、光导套3、LED线路板4、LED支架5;所述LED线路板4、LED光源1、光导2固定在LED支架5上;所述光导2接近LED光源1的头部套设光导套3,对光导的光线外漏形成遮挡。
所述光导套3为注塑件结构。
参见图1,所述光导套3的长度为42mm,对应的光导长度为500mm。
参见图1,所述LED光源1对准光导2的中心部位。
所述光导套3与光导2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5-1mm。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光导护套,来实现对外观看不到的区域光线遮挡的作用,从而实现防止漏光的目的。
附图1中,光导套直顶光导头部,向光导尾部延伸,周圈包裹光导,对于光线外漏形成了有效的遮挡。
本实用新型有效地防止了外观不可见区域漏光对其他功能的影响,优化了外观,大大提高了客户的认可程度,同时减少了从光源到可见区域光线的损失,有效提高了光线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6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捅渣口密封装置、排渣管及锅炉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灯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