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电动车、脚踏车用前轮锁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25747.4 | 申请日: | 2015-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4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吉源 |
| 主分类号: | E05B71/00 | 分类号: | E05B71/00;E05B15/00;B62H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陈双喜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电动车 脚踏车 前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电动车、脚踏车防盗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摩托车、电动车、脚踏车用前轮锁。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动车、摩托车、脚踏车锁按功能分主要包括有限位锁和声控报警锁,其中,声控报警锁由于产生噪音以及成本较高而不受用户欢迎,且此类声控报警锁是通过电子信号实现功能的,不法分子很容易找到干扰装置让其变成‘哑吧’,而进行偷盗,因此,防盗效果好而成本又低的限位锁深受广大用户青睐,限位锁多为钢丝链锁和U形锁,其系将链条或U形锁杆穿插过电动车、摩托车、或脚踏车的轮毂间,通过限制车轮的转动而达到锁车的目的,实现防盗功能。
上述现有的摩托车、电动车等限位锁结构,虽可提供给使用者实现防盗的功能,但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诸多不足:在开锁时需将锁具从车上取下,而上锁时又需要重新装上,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弄脏衣服或手,很不方便。此外,钢丝链条锁或U开锁都比较笨重,对于女性用户来说,取上取下都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鉴于此,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安装于车身构件上的锁具,然而此类锁具也很容易通过撬弯锁栓的方式而失去防盗功能,例如,小偷可能会将锁栓往下敲,在锁栓强度不够或固定锁栓的机构不够牢靠时,锁栓会向下弯曲,从而不能对车轮起到限位作用,由此,车就会被轻易偷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安全性更好的摩托车、电动车、脚踏车用前轮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电动车、脚踏车用前轮锁,包括锁体和固定件,所述锁体包括一主套合部和一横向的锁栓容置部,所述锁栓容置部具有向前凸伸出主套合部的延伸部,所述固定件包括与主套合部配合连接的副套合部,所述固定件设有用于承托住前述延伸部的横向承载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承载部至少具有一承托于延伸部底面的底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承载部还包括承托于延伸部侧面的侧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与侧板的前端设有一体连接的前挡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承载部还包括有外包住延伸部的前周沿的包覆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件是钣金材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件的下端具有一卡于前叉杆上之凸柱的卡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套合部与副套合部组合时,主套合部和副套合部之间形成有夹于前叉杆上之凸块的夹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在固定件设置一用于承托住锁栓容置部之延伸部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的底板档于延伸部的底面,使得锁栓难以向下弯曲,所述承载部的侧板挡于延伸部的侧面,使得锁栓难以向侧面弯曲,所述承载部的包覆部进一步加强了锁栓的抗弯能力,当小偷想通过敲打锁栓的方式进行偷盗时,由于锁栓通过承载部牢固的固定在锁体上,锁栓向下和向侧面敲都很难会被敲弯,使得想通过这种方式偷车变得不再那么容易,进而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达到了更好的防盗效果。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固定件结构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锁体,11、主套合部,12、锁栓容置部,13、延伸部,14、锁栓;
20、固定件,21、副套合部,22、底板,23、侧板,
24、前挡板,25、卡槽,26、包覆部;
30、前叉杆,31、凸柱,32、凸块;
40、紧固件,50、夹槽。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摩托车、电动车、脚踏车用前轮锁,包括锁体10和固定件20,所述锁体10包括一主套合部11和一横向的锁栓容置部12,所述锁栓容置部12具有向前凸伸出主套合部11的延伸部13,所述锁栓容置部12内设有一可伸出延伸部13的锁栓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吉源,未经李吉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57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区巡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电子商务智能终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