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检测器防撞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22046.5 | 申请日: | 2015-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2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华;刘金海;王增国;刘洋;曲杰;刘雪源;陈学政;房精哲;张运朝;汪钢;宋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东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L55/28 | 分类号: | F16L55/28;F16L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 地址: | 30045***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器 撞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器防撞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检测器防撞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对海底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加大,管道作为海底最基础、最经济的能源运输方式之一,其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长久以来管道泄漏事故的发生多由管壁的金属腐蚀和缺陷引起。目前,管道漏磁检测技术是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
适用于石油及天然气管道内耐高低温、耐高压环境的管道漏磁内检测器主要应用于陆地管道的检测,而适用于海底管道检测的漏磁内检测器国内尚无成型产品,国内目前主要靠租借国外产品进行海管检测,费用高、周期长。
防撞机构则是为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提供缓冲、防撞的部件,是管道漏磁内检测器的重要部件之一。现有的防撞机构采用钢丝绳穿过橡胶缓冲头、缓冲座与垫板,通过压盘与垫板压紧中间的钢丝绳,并通过螺栓穿过后面的皮碗、缓冲垫与舱段法兰连接,钢丝绳与各结构间无固定措施,完全依靠钢丝绳与压盘间的摩擦力来承受拉力,当拉力较大时,钢丝绳则被拉出防撞机构,导致整个检测器无法顺利牵拉出收球筒。以上现有的防撞机构不仅结构复杂,而且钢丝绳承受拉力较小,不能承受整个检测器牵拉时产生的摩擦力,可靠性较差。
基于以上描述,亟需要一种新的内检测器防撞机构,以解决现有内检测器防撞机构存在的结构复杂,钢丝绳承受拉力较小,不能承受整个检测器牵拉时产生的摩擦力,可靠性较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内检测器防撞机构,结构简单,方便安装,装配效率高,能够牢固固定钢丝绳,有效保证了钢丝绳不会被拉出,提高了系统作业的可靠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检测器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钢丝绳、缓冲头、与所述缓冲头固定连接用于定位所述钢丝绳的压盘以及依次与所述压盘固定连接的至少一个动力皮碗、缓冲垫和检测器后舱段法兰,所述钢丝绳依次穿设所述缓冲头和压盘,且钢丝绳的两端通过锁扣锁紧固定在所述压盘的内侧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至少一个动力皮碗包括第一动力皮碗和第二动力皮碗,所述第一动力皮碗与所述第二动力皮碗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头的整体采用锥形结构,所述缓冲头的锥面上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用于穿设钢丝绳的第一穿绳孔和至少四个用于穿设螺钉与所述压盘连接的第一螺纹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头的中部开设通气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盘整体采用盘状结构,所述压盘的盘底与所述缓冲头贴近,所述压盘的盘底上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用于穿设钢丝绳的第二穿绳孔和至少四个用于穿设螺钉与所述缓冲头连接的第二螺纹孔;
所述压盘的盘沿上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用于穿设长螺栓与所述至少一个动力皮碗、缓冲垫和检测器后舱段法兰连接的第一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钢丝绳在所述缓冲头的外侧呈交叉“十”字形绳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至少一个动力皮碗上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匹配的第二通孔和至少一个防变形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垫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匹配的第三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头、所述缓冲垫和所述至少一个动力皮碗均采用聚氨酯材料制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盘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检测器防撞机构,由于该防撞机构采用一个压盘直接与压盘、动力皮碗、缓冲垫与检测器后舱段法兰固定连接,简化了结构,便于安装,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改进了钢丝绳的固定方式,将钢丝绳通过缓冲头穿设压盘,并在压盘内侧处用锁扣将钢丝绳的两端锁紧固定,保证了钢丝绳不会被拉出,提高了系统作业的可靠性。
(2)缓冲头的中部开设通气孔,可以通气,缓冲压力。
(3)由于钢丝绳依次穿设缓冲头和压盘,在缓冲头的外侧呈交叉“十”字形绳结,钢丝绳两端留在压盘的内侧,用锁扣锁紧固定。在收球过程中拉动钢丝绳,将整个检测器牵拉出收球筒。其中,交叉“十”字形的绳结一方面可以方便拉拽,另一方面可以挡在冲击流的最前面,率先缓冲液体压力。
(4)动力皮碗上设置有放变形槽,当动力皮碗受挤压变形时,防变形槽可以提供变形空间,避免出现褶皱,导致密封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东北大学,未经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2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穿接的防火隔热套管
- 下一篇:一种用于管道与电熔管件连接的进管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