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印平台叠加前后移动维度的3D打印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18416.8 | 申请日: | 2015-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0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颖;吕树樳;杨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金颖 |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5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平台 叠加 前后 移动 维度 打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3D打印机领域,涉及一种叠加前后移动维度,扩展前后打印范围的3D打印机结构。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物件可以用3D打印机即时制作出来。但是3D所制作的物件的大小受3D打印机打印范围的限制不能很大,3D打印机打印范围的大小一般由3D打印机的体积决定。作为生活中通用的3D打印机,体积一般不会太大,那么如何尽量扩展打印范围呢。
发明内容
为了尽可能扩展3D打印机的打印范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印平台叠加前后移动维度的3D打印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打印平台叠加前后移动维度的3D打印机,采用打印平台作为前后移动维度的3D打印机基础结构,所述打印平台上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滑槽,打印平台的台板的两侧分别插置在所述滑槽中,在台板的侧边或下表面设置有前后向放置的齿条,该齿条与额外设置的步进电机带动的齿轮啮合,所述步进电机固定在所述打印平台中,该步进电机的控制线与3D打印机的控制板连接。
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槽由两根光轴代替,所述台板的两侧通过线轴承连接在所述光轴上,所述齿条设置在台板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中好处在于:采用上述方案,在3D打印机前后移动的维度上叠加前后移动,可以使前后打印范围扩大。一般来说,3D打印机采用龙门架的结构,这种结构在前后方向可以开放,使打印平台在前后方向的移动范围不受限制。这样,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就可以实现扩大打印平台在前后方向的移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打印平台叠加前后移动维度的3D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打印平台叠加前后移动维度的3D打印机的一种台板与打印平台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印平台叠加前后移动维度的3D打印机的另一种台板与打印平台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个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形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通过滑槽叠加前后移动维度的3D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在采用打印平台作为前后移动维度的3D打印机的基础上,在打印平台上的左右两侧设置两根平行滑槽,打印平台的台板3嵌在滑槽中。滑槽中的台板的边缘设置成齿条6,同时有齿轮5穿过滑槽(在滑槽上设置使齿轮5穿过的开口)与齿条6啮合。该齿轮5与额外设置的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该步进电机安装在3D打印机原有的打印平台上,其控制线接到3D打印机的控制板,相应地设置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控制步进电机运转,齿轮5带动台板3在3D打印机原有的打印平台上前后运动;加上3D打印机原有的打印平台的前后运动,台板3会增加运动范围。只要编制相应的控制程序,就能控制3D打印机原有的打印平台和叠加的台板的运动,使其在需要的运动范围内运动。
图3是通过滑杆叠加前后移动维度的3D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在采用打印平台作为前后移动维度的3D打印机的基础上,在打印平台上的左右两侧设置两根平行滑杆7,打印平台的台板3通过直线轴承安装在滑杆7上。台板3的下表面的前后方向上固定成齿条6,同时有齿轮5与齿条6啮合。该齿轮5与额外设置的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该步进电机安装在3D打印机原有的打印平台上,其控制线接到3D打印机的控制板,相应地设置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控制步进电机运转,齿轮5带动台板3在3D打印机原有的打印平台上前后运动;加上3D打印机原有的打印平台的前后运动,台板3会增加运动范围。只要编制相应的控制程序,就能控制3D打印机原有的打印平台和叠加的台板的运动,使其在需要的运动范围内运动。
以上通过对所列实施方式的介绍,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和基本原理——3D打印机原有的打印平台上叠加前后运动维度(如图1)。但本实用新型绝不限于上述所列实施方式,凡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的等同变化、改进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金颖,未经李金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84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灌注脱泡一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机双打印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