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件智能接线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17993.5 | 申请日: | 2015-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1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捷;冯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2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智能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智能接线盒。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光伏组件的输出端通常都连接有接线盒,接线盒内部为旁路二极管,旁路二极管反接于一串电池片的两端。光照正常时,电池片作为电源向外界供电,二极管处于反向截止状态;当电池片处于阴影遮挡或因为故障停止发电时,该串电池片则呈现电阻特性,二极管随之受到正向偏压而导通,将不发电的这一串电池从整个光伏组件系统中隔离,组件工作电流从旁路二极管流过,从而起到电气保护作用。由于该二极管的存在,能够有效地避免故障电池片因受较高的正向偏压或因“热斑效应”快速发热而烧坏的情况,同时保证了其余电池片的正常工作。
传统的接线盒原理非常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也很低,目前世界上的光伏组件普遍都采用了这种旁路二极管式的接线盒保护手段。缺点是一旦某个组件因故障而启动了接线盒的二极管隔离保护,那么与该组件相串联的其他光伏组件因为电流的减小使得发电量减小,导致这一串光伏组件同其他串之间发生失配,严重影响光伏系统的整体发电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智能接线盒,不仅能够实现最大功率的跟踪,优化各个组件的功率输出,而且能够实时监测光伏组件运行状况,报告异常,同时记录光伏组件发电情况,供用户查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智能接线盒,主要内容为:包括盒体、螺钉、控制单元、左电缆引线、右电缆引线、橡胶密封圈、左导电体和右导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电缆引线、右电缆引线、左导电体和右导电体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盒体内,所述左电缆引线与左导电体连接,所述右电缆引线与右导电体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固定安装在盒体内且其两端分别与左导电体和右导电体连接,所述左电缆引线和右电缆引线与盒体底部之间都安装有橡胶密封圈,所述控制单元由控制中心、检测模块、通信模块、供电模块、电源管理复位系统、驱动模块、BACK-BOOST电路和保护电路组成,所述检测模块、供电模块、电源管理复位系统和驱动模块都与控制中心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与BACK-BOOST电路连接,BACK-BOOST电路与负载连接,负载分别与检测模块和保护电路连接,所述保护电路与电源管理复位系统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复位系统分别与通信模块和供电模块连接,检测模块与光伏组件连接,供电模块分别与光伏组件和通信模块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采用灌胶方式密封且具有耐紫外线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参数包括输入输出电压检测和对应的电流信号检测,以及接线盒的工作环境温度检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不仅能够实现最大功率的跟踪,优化各个组件的功率输出,而且能够实时监测光伏组件运行状况,报告异常,同时记录光伏组件发电情况,供用户查询。
2、BACK-BOOST电路有效地减小了在合适的电压附近的功率损失,确保了整个接线盒的工作效率。
3、保护电路中的过流、过压等辅助功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单元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盒体,2-螺钉,3-控制单元,4-左电缆引线,5-右电缆引线,6-橡胶密封圈,7-左导电体,8-右导电体,9-光伏组件,10-负载;
301-控制中心,302-检测模块,303-通信模块,304-供电模块,305-电源管理复位系统,306-驱动模块,307-BACK-BOOST电路,308-保护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79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大功率型放大器电路
- 下一篇:用于橡胶切割的固定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