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腐蚀船用舵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09801.6 | 申请日: | 2015-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0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3H25/38 | 分类号: | B63H25/38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王树镛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船用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腐蚀船用舵。
背景技术
船舶阻力按照物理本质分为摩擦阻力、粘滞阻力和兴波阻力,其中摩擦阻力和粘滞阻力是由船体浸没在水面下的部分与流体发生摩擦以及粘滞现象产生的,而尾舵,是一个必须在水面下工作的部分,流体在尾舵的表面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阻力和粘滞阻力。船舶单舵阻力占裸船体的1%--2%,双舵占裸船体阻力的3%--5%,所以舵阻力的减小可以使船舶在额定主机功率下更容易达到较高的航行速度。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人们在各个方面做了许多努力,目前主要是采用将舵叶的横剖面设计成流线型或者机翼型的形式,并且使舵叶表面尽可能光滑来减小其在水中受到的阻力。但是仍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且现在市面上所采用的船用舵一般较重,使用不方便,且舵杆由于受到腐蚀容易损坏,寿命较短,因此,设计出一种能解决以上问题的耐腐蚀船用舵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船用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耐腐蚀船用舵,包括舵杆、舵叶和舵承,所述舵叶通过法兰与舵杆固定连接,舵杆通过舵承与安装在船舶内的舵动力机构相连接,所述舵杆内部一次铸造成型出三条相互交叉的空腔通道,所述舵杆内部还设有三个圆形空腔,舵杆外部设有圆弧形凸起,所述舵杆外部设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外部设有耐磨层,所述舵叶上设有多个圆弧形凹槽,所述舵叶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舵叶可拆卸连接。
所述耐腐蚀层为碳纤维单向布,所述碳纤维单向布内侧设有树脂层。
所述舵杆与舵承间设有舵杆密封套。
所述船用舵外部设有密封防护罩,所述密封防护罩上设有舵杆穿过孔。
所述密封防护罩包括左防护罩和右防护罩,所述左防护罩和右防护罩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舵杆内部一次铸造成型出三条相互交叉的空腔通道,舵杆内部还设有三个圆形空腔,舵杆结构稳定且相对于传统舵杆重量减轻,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舵杆外部设有圆弧形凸起,增大舵杆的摩擦力,防止操作过程中舵杆由于摩擦力小造成脱手,增强使用安全性,舵杆外部设有耐腐蚀层,耐腐蚀层外部设有耐磨层,有效增加了舵杆的耐磨和耐腐蚀性,增加了舵杆的寿命,舵叶上设有多个圆弧形凹槽,舵叶之间设有连接杆,通过结构的改变降低了舵叶受到的阻力,连接杆与舵叶可拆卸连接,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使用连接杆,耐腐蚀层为碳纤维单向布,碳纤维单向布内侧设有树脂层,双重防腐蚀,防腐蚀性能更好,且质量较轻,舵杆与舵承间设有舵杆密封套,增加密封性能,船用舵外部设有密封防护罩,密封防护罩上设有舵杆穿过孔,密封防护罩包括左防护罩和右防护罩,所述左防护罩和右防护罩可拆卸连接,对舵体起到保护作用,且防护罩更换方便,增强舵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腐蚀船用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防护罩2、连接杆3、耐磨层4、圆弧形凸起5、碳纤维单向布6、树脂层7、舵叶8、圆形空腔9、舵承10、舵杆密封套11、圆弧形凹槽12、舵杆13、空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腐蚀船用舵,包括舵杆12、舵叶7和舵承9,舵叶7通过法兰与舵杆12固定连接,舵杆12通过舵承9与安装在船舶内的舵动力机构相连接,所述舵杆12内部一次铸造成型出三条相互交叉的空腔通道13,所述舵杆12内部还设有三个圆形空腔8,舵杆12外部设有圆弧形凸起4,所述舵杆12外部设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外部设有耐磨层3,所述舵叶7上设有多个圆弧形凹槽11,所述舵叶7之间设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与舵叶7可拆卸连接。
所述耐腐蚀层为碳纤维单向布5,所述碳纤维单向布5内侧设有树脂层6,所述舵杆12与舵承9间设有舵杆密封套10。
所述耐磨层3采用橡胶耐磨层,所述船用舵外部设有密封防护罩1,所述密封防护罩1上设有舵杆穿过孔,所述密封防护罩1包括左防护罩和右防护罩,所述左防护罩和右防护罩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9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Y型三旋翼垂直起降无人机
- 下一篇:卡爪式天然气接头锁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