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螺旋缠绕管油冷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79227.4 | 申请日: | 2015-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6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哲;张灏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灏宸 |
| 主分类号: | F15B21/04 | 分类号: | F15B21/04 |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甘***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螺旋 缠绕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冷却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液压油冷却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械工业生产中,液压油冷却器使用较多,冷却器的基本结构是冷却器的换热管安装在缸体内,浸没在缸体内的循环冷却水中,液压油通过换热管时,循环冷却水吸走换热管表面的热量,实现液压油的冷却。目前,这种冷却器的换热管为直排管,液压油通过换热管的距离较短,冷却效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螺旋缠绕管油冷却器,通过换热管结构的变化,增加换热距离和换热面积,提高液压油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卧式螺旋缠绕管油冷却器,包括缸体4、换热管3、缸盖1、油盘2,其特征在于换热管为螺旋缠绕管圆筒,可单层或多层分布,固定连接在缸体内两端的油盘上。所述的螺旋缠绕管圆筒为两层,外层和内层反向缠绕。
液压油经缸盖上的进油口8,通过油盘上的油孔进入两层分布的螺旋缠绕管圆筒换热管,两层换热管反向缠绕,形成交叉,增加换热管与冷却水介质的接触面积;同时,冷却水被换热管的螺旋结构阻挡,形成湍流状态,可增加换热效果。在两层换热管内,循环冷却水对换热管持续散热,液压油流经出油口9后,温度明显降低。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直排换热管冷却器相比,在相同的冷缸内换热距离增加,换热面积增多,明显提高了液压油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结合图1,缸体4上有进水口10,出水口11,缸体内中心定位管6和定位盘7分别辅助定位两层排布的螺旋缠绕管圆筒换热管3,换热管固定连接在油盘2上,缸盖1上有进油口8,后缸盖5上有出油口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灏宸,未经张灏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92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