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油井口内置防盗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78224.9 | 申请日: | 2015-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4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焦军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4/02 | 分类号: | E21B3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井口 内置 防盗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石油井口内置防盗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油田勘探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盗油事件频繁发生,因此油田防盗措施成为石油安全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现有技术中采用数字视频监测设备、人工巡查或者采用在输油管路上设置防盗取样阀来防止石油盗取事故。但上述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在某些开采现场环境恶略,视频监测设备易损坏,并且现场情况需要专人长时间监控,劳动强度大;人工巡查劳动强度大,并且对于规模较大的开采现场收效甚微;防盗取样器由于设置在油管外,极易受到不法分子的蓄意破坏,同样难以起到防盗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井口内置防盗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油井的防盗措施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油井口内置防盗器,包括:阀体;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设置在阀体上;阀芯,可移动地设置在阀体内,阀芯具有连通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的第一位置,以及阻隔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的第二位置,其中,第一阀口与输油管路连通,第二阀口与回压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阀体包括:第一筒体,第一阀口设置在第一筒体的周面上;第二筒体,第二阀口设置在第二筒体的周面上,其中,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连接并且同轴设置,第二筒体的外径小于第一筒体的外径。
进一步地,石油井口内置防盗器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在阀芯和第二筒体之间。
进一步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和阀芯和第二筒体抵接。
进一步地,第一阀口为多个,多个第一阀口绕第一筒体的中心线呈放射状布置,多个第一阀口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第二阀口为多个,多个第二阀口绕第二筒体的中心线呈放射状布置,多个第二阀口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阀芯上设置有连通孔,阀芯位于第一位置时,连通孔和第二阀口位置对应,阀芯位于第二位置时,连通孔和第二阀口错位。
进一步地,第一筒体的周面上设置有密封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阀体固定设置在油管内,当油井正常工作时,输油管路内压力大于回压管路内压力,油体将阀芯顶至第一位置,此时油体从输油管路流至回压管路实现正常采油工作。当不法分子将输油管路上的抽油设备停止,并试图抽取回压管路中的油体时,由于输油管路中压力降低,油体将阀芯顶至第二位置并阻隔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即隔断输油管路和回压管路,因此盗油者只能抽取输油管路中残存的少许油体,防止盗油者从回压管路中抽取大量油体。此外由于防盗器固定设置在油管内并被油体浸没,盗油者无法找到防盗器的位置,进而防止防盗器被盗油者破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井的防盗措施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石油井口的防盗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防盗器的阀芯的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2中阀芯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阀体;11、第一筒体;12、第二筒体;20、第一阀口;30、第二阀口;40、阀芯;41、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石油井口内置防盗器包括阀体10和阀芯40,阀体10固定设置在油管内。阀体10上设置有第一阀口20和第二阀口30。阀芯40可移动的地设置在阀体10内,并且阀芯40具有连通第一阀口20和第二阀口30的第一位置,以及阻隔第一阀口20和第二阀口30的第二位置。其中,第一阀口20与输油管路连通,第二阀口30与回压管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82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形调节单支杆中鼓支架
- 下一篇:副管上带有和弦音孔调音套的葫芦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