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氮除磷污水净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77457.7 | 申请日: | 2015-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1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 发明(设计)人: | 解清杰;陈军静;吴荣芳;杜道林;苏航;薛永来;张金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52;C02F1/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脱氮除磷污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重要要素之一。随着废水排放总量的增加,化肥、合成洗涤剂及农药的广泛使用,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不断升高,而氮、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规的生化处理工艺可以有效降低污水的BOD5和SS,但对污水中同时存在的N、P等营养物只能去除10%~20%,大量含磷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因此需要更加稳定、经济、高效的脱氮除磷运行工艺。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是当今水处理的热点与难点,污水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的基础上,利用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作用,在好氧条件下将氨氮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氮转化为氮气,达到从废水中脱氮的目的。磷在自然界以2种状态存在:可溶态或颗粒态。所谓的除磷就是把水中溶解性磷转化为颗粒性磷,达到磷水分离的目的。从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分析来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基本上包括厌氧、缺氧、好氧3种状态,这3个不同的工作状态可以在空间上进行分离,也可以在时间上进行分离。因此研究一种脱氮除磷吸附一体化的高效装置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经济价值。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跨学科的综合利用,国内外对于污水脱氮除磷的研究很多,脱氮除磷吸附方法的技术已经报道很多,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用于污水脱氮除磷吸附的装置并不多,大多数都是单独处理污水的方式,如中国专利CN102642981A公开了一种脱氮除磷装置,少数用于污水处理沉淀吸附的装置,如中国专利CN101367561公开了污泥吸附净化水处理方法及装置,此装置有工艺复杂,占地面积大,价格昂贵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该装置集成了生物脱氮、除磷、絮凝、吸附、泥水分离于一体,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处理效果明显,高度集成化、一体化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脱氮除磷污水净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进水口、填料床、斜板管、出水口和穿孔排泥管,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填料床一端上部,所述斜板管位于所述填料床另一端,所述出水口和穿孔排泥管分别位所述斜板管的上端和下端;
所述填料床被三组挡板和导流板分为石灰石净化除磷区、斜发沸石脱氮区、改性陶料净化区和火山岩净化区四部分,所述四部分上下均设有多孔承托板,所述挡板和所述导流板之间设有导流区,所述挡板上下两端与所述填料床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底部设有底部过水孔;
所述石灰石净化除磷区填料为石灰石颗粒,所述斜发沸石脱氮区填料为沸石颗粒,所述改性陶料净化区填料为陶瓷颗粒,所述火山岩净化区填料为火山岩颗粒;
所述火山岩净化区与所述斜板管之间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底部设有底部过水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石灰石净化除磷区中石灰石颗粒粒径为5~15mm,所述斜发沸石脱氮区中沸石颗粒粒径为5~8mm,所述改性陶料净化区中陶瓷颗粒粒径为4~6mm,所述火山岩净化区中火山岩颗粒粒径为2~6mm。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水口、由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的三个导流板、出水口的高度依次降低10~20cm。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斜板管由向出水口方向倾斜、与地面成60°的平行板组成。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穿孔排泥管上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脱氮除磷污水净化装置利用不同的氮磷吸附材料,实现污水中氮磷污染物的高效净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脱氮除磷污水净化装置采用石灰石净化除磷区、斜发沸石脱氮区、改性陶料净化区和火山岩净化区四部分作为填料床,依次对污水进行净化,同时完成脱氮、除磷、去除有机污染物和泥水分离,完成一体化净化污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净化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脱氮除磷污水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进水口,2-石灰石净化除磷区,3-多孔承托板,4-底部过水孔,5-挡板,6-斜发沸石脱氮区,7-导流板,8-改性陶料净化区,9-导流区,10-火山岩净化区,11-斜板管,12-出水口,13-穿孔排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74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瓿瓶制造机刻痕总成
- 下一篇:一种景观生态型污水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