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防尘罩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62775.6 | 申请日: | 2015-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5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 发明(设计)人: | 汪明月;付浩;刘亚民;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9/00 | 分类号: | B21B9/00 |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防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有防尘要求的产品或设备的大型移动防尘罩。
背景技术
冶金企业中的冷轧板及对产品外观有防尘要求的生产线,均需要在产品和设备上方或四周安装防尘罩,通常的防尘罩是采用金属型材制作,并根据产品和设备形状、大小架设在产品和设备上方。冷轧厂重卷生产线,由于其具有:防尘区域狭长,一般长度为50米左右;2、防尘区域照明灯具多,并要求布置在生产线正上方,即必须安装在防尘罩下方;3、厂房跨度大,达到6米以上,且需排成一列布置覆盖整个生产线;4、防尘罩覆盖设备及工装频繁检修更换,因此防尘罩的开启要灵活迅速。以往每次检修设备时,均采用吊车吊运的方式移除防尘罩,防尘罩在吊装的过程中极易变形扭曲,造成损坏无法回装,或者回装后封闭不严,影响防尘效果。同时,由于影响检修时的吊装,因而照明灯亦无法合理布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自行移动,避免变形损坏,延长使用周期,缩短维修时间,提高作业效率的移动防尘罩。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移动防尘罩,包括顶盖、走行墙、轨道、照明灯、电缆拖放装置及传动走行机构;所述电缆拖放装置由支架及滚筒组成;所述传动走行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变频器、固定座、主动轮及从动轮总成;
设于地坪上的两道走行墙上端均设有三角形轨道,电机通过减速机与安装在固定座上的主动轮连接,带有三角形轮槽的主动轮落放在轨道上,顶盖后部的两侧通过下面的基座分别固定在两个主动轮固定座上,顶盖前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个从动轮总成上;在顶盖前部中间位置设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弹性滚筒,滚筒上缠绕电缆,顶盖下表面安设有照明灯;两台电机均采用双出轴,在双出轴非传动侧轴头上安装有六角套筒,两台电机分别通过变频器与电气控制柜连接。
所述减速机采用减速比为1:(100~110)的蜗轮蜗杆减速机。
所述顶盖为轻钢框架结构,上面覆盖透明或不透明的防尘板或防尘布,且相邻两块防尘板之间采用上下错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移动防尘罩的控制方法及有益效果为:
防尘罩移动时,采取主从控制方式,两个变频器分别拖动两台负载电机,其中一台电机采用的变频器为滑动电阻,通过给定矢量速度信号控制其力矩输出,同时其输出为另一台变频器提供力矩给定,另一台变频器采取力矩控制输出,实行双电机开环同步控制,实现两台电机的同步行走;出现故障时,人工使用手电钻通过非传动侧轴头的六角套筒驱动电机轴,并带动防尘罩实现平移动作。
由于相邻两块防尘板之间采用上下错口连接,可实现无缝防尘;顶盖上设置弹性滚筒,可保证在横移过程中照明电缆的拖拽安全;采用大减速比蜗轮蜗杆减速机及电机主从控制方式,有效确保两台电机的同步走行;非传动侧轴头安装六角套筒,可在出现故障时,实现防尘罩的移行。因而,本实用新型防尘罩在上班检修时无需吊运,可自行电动或人工移动,避免防尘罩的变形损坏,延长使用寿命,缩短维修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移动防尘罩主视图;
图2是移动防尘罩俯视图;
图3是移动防尘罩左视图。
图中:走行墙1、轨道2、电机3、减速机4、固定座5、基座6、主动轮7、照明灯8、顶盖9、滚筒10、支架11、从动轮总成12、电机轴13、六角套筒14。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可见,本实用新型移动防尘罩,包括走行墙1、轨道2、照明灯8、顶盖9、电缆拖放装置及传动走行机构。电缆拖放装置由滚筒10及支架11组成。传动走行机构主要由电机3、减速机4、固定座5、基座6、主动轮7和从动轮总成12、六角套筒14所构成。顶盖9采用轻钢框架结构,上面覆盖透明或不透明的防尘板,相邻两块防尘板之间采用上下错口连接。
两道走行墙1分别固定在地坪上,两道走行墙1上端均设有一根三角形轨道2。两台电机3均采用双出轴,在双出轴非传动侧电机轴13头上分别安装有六角套筒14,两台电机3分别通过变频器与电气控制柜连接。两台电机3双出轴传动侧连接减速比为1:100的蜗轮蜗杆减速机4,减速机4另一端与安装在固定座5上的主动轮7连接,主动轮7带有三角形轮槽,主动轮7三角形轮槽落放在配套的三角形轨道2的上面。在顶盖9后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基座6,基座6,分别固定在两个主动轮7的固定座5上;顶盖前部的两侧则分别通过基座6固定在两个从动轮总成12上。在顶盖9前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支架,支架11上安装有弹性滚筒10,滚筒10上缠绕照明电缆,顶盖9的下表面还均匀布置有若干个照明灯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27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