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超声波距离检测的无人机避障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61360.7 | 申请日: | 2015-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1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渊;郑文华;田彦云;戴昕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超声波 距离 检测 无人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避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超声波距离检测的无人机避障系统。
背景技术
自主避障系统是无人机顺利完成飞行任务的重要安全保障。因此,近年来无人机的自主避障系统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自主避障系统对于无人机的飞行路径规划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自主避障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无人机的智能性和安全性。现阶段无人机自主避障与新航线规划大多数都处于仿真阶段,真正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的较少。
无人机飞行路径的规划应该是自动的、实时的,主要通过自主避障模块来实现。对于自主避障模块来说,它需要可靠、实用,并且反应迅速,在无人机的作业过程中实时监测周围状况,并快速在原有航线基础上给出新的飞行路径,嵌入式控制系统则根据新航线控制飞行器完成飞行任务。
无人机自动避障系统是无人机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同样也是难点。如何设计有效而又实用的自动避障系统,保障无人机空中作业的安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国内外针对输电线路巡检这一特殊应用背景而开展的无人机避障系统的研究较少,大部分都还处于理论讨论阶段,各种新的避障方法和思想也有待继续探索和发展,其有效性也有待实践使用的验证。
申请号为201310036235.1的《用于电力巡线的无人机多重避障控制方法》是通过超声波传感器、电磁场传感器和地面站环境模型进行障碍物定位与规避的,这种方法过于复杂,针对不同的检测环境需要不同的检测区域环境模型,而检测区域环境模型几乎不可复用,且较难获得,使用八个传感器也使得无人机负重较大,无人机上方没有距离传感器使得无人机无法检测上方的障碍物,所以只能从侧面绕过障碍物而无法飞跃障碍物,同时无人机下方没有传感器则无人机无法检测无人机底部的障碍物,亦即无法进行爬坡等飞行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超声波距离检测的无人机避障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超声波距离检测的无人机避障系统,包括无人机和地面站,所述无人机包含飞行控制模块、机载射频通信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和自主避障模块;
所述飞行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机载射频通信模块接收地面站和自主避障模块的指令后控制无人机飞行,并将无人机的飞行状况通过机载射频通信模块反馈给地面站;
所述超声波测距模块用于检测无人机前、左、右、上、下五个方向是否存在障碍物以及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所述自主避障模块用于根据超声波测距模块的测量结果控制无人机进行避障;
所述地面站包含地面射频通信模块、航迹规划模块和实时监控模块;
所述航迹规划模块包含电子地图,用于设置无人机在自主飞行模式下的起止点、检查点、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
所述实时监控模块用于实时检测与监控无人机状态,并进行数据存储、故障检测与报警操作;
所述机载射频通信模块和地面射频通信模块无线通信。
作为本实用新型基于超声波距离检测的无人机避障系统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飞行控制模块包含嵌入式控制芯片、三轴陀螺仪传感器、三轴加速度计传感器、GPS定位芯片、和气压计,所述嵌入式控制芯片分别和三轴陀螺仪传感器、三轴加速度计传感器、GPS定位芯片、气压计、机载射频通信模块、自主避障模块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基于超声波距离检测的无人机避障系统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超声波测距模块包含五个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无人机前、左、右、上、下五个方向,用于检测无人机前、左、右、上、下五个方向是否存在障碍物以及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所述五个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均与自主避障模块相连,将检测结果传递给自主避障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基于超声波距离检测的无人机避障系统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五个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的测距范围为20到600厘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基于超声波距离检测的无人机避障系统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五个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分别设定不同的地址,采用半双工串口通讯依次将距离数据发送至自主避障模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 基于五个超声波距离检测的无人机自主避障系统结构更简单,重量更轻,带负载能力更强,同时减轻了嵌入式处理器的负荷,使得无人机的机动性更为出色;
2. 无人机能够对障碍物进行智能规避,规避的方式更为多样化,并且能够自动调整航线,完成规定的飞行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13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CCD摄影机背光灯源无动力同步连动机构
- 下一篇: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