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去除纤维丝条表面低分子附着物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13380.7 | 申请日: | 2015-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0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钱琦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金通化纤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D5/088 | 分类号: | D01D5/0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马娟娟 |
| 地址: | 2141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纤维 表面 分子 附着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加工装置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除纤维丝条表面低分子附着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熔体纺丝是化学纤维的主要成形方法之一,简称熔纺;其主要特点是卷绕速度高、不需要溶剂和沉淀剂,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熔点低于分解温度、可熔融形成热稳定熔体的成纤聚合物,都可采用这一方法成形。合成纤维主要品种涤纶、锦纶、丙纶等都采用熔纺生产。
熔纺包括以下步骤:①制备纺丝熔体(将成纤高聚物切片熔融或由连续聚合制得熔体);②熔体通过喷丝孔挤出形成熔体细流;③熔体细流冷却固化形成初生纤维;④初生纤维上油和卷绕。
采用熔体纺丝制备纤维的过程中,熔体自纺丝头喷丝后,会向周围空气释放大量的凝固热,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外部环境对纤维进行冷却,在此过程中,一些低分子附着物容易附着在纤维丝条表面,从而导致纤维丝条丝径不一、条杆不均匀,进而影响到纤维质量,进一步的影响到产品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去除纤维丝条表面低分子附着物的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低分子附着物容易附着于纤维丝条表面导致纤维丝条丝径不一、条杆不均匀的问题,从而保证了纤维丝条的丝径一致、条杆均匀,提高了纤维质量,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去除纤维丝条表面低分子附着物的装置,其中,包括:N个吸风环,与每个所述吸风环底面连通的M个吸风管,N*M个所述吸风管分别通过一软管与一N*M通调节阀连接,所述N*M通调节阀通过一连接软管与一抽风机连接;
其中,所述吸风环内侧面一圈均匀分布多个吸风孔,N、M均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上述的去除纤维丝条表面低分子附着物的装置,其中,当M为大于1的正整数时,所述M个吸风管均匀分布于所述吸风环的底面。
上述的去除纤维丝条表面低分子附着物的装置,其中,所述吸风孔的直径为1~2mm。
上述的去除纤维丝条表面低分子附着物的装置,其中,当M为大于1的正整数时,所述M个吸风管通过固定架固定。
上述的去除纤维丝条表面低分子附着物的装置,其中,当N为大于1的正整数时,所述N个吸风环的环中心之间至少相距170mm。
上述的去除纤维丝条表面低分子附着物的装置,其中,所述吸风管的长度至少为300mm。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去除纤维丝条表面低分子附着物的装置,在吸风环内侧均匀设置多个吸风孔,且吸风环底面连通抽风机,同时,将该去除纤维丝条表面低分子附着物的装置紧贴于纺丝喷头下方,在纤维丝条从纺丝喷头喷出后,凝固热瞬间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送出,纤维丝条进入外部环境中,无需与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低分子附着物容易附着于纤维丝条表面导致纤维丝条丝径不一、条杆不均匀的问题,进而保证了纤维丝条的丝径一致、条杆均匀,提高了纤维质量,进一步的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去除纤维丝条表面低分子附着物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去除纤维丝条表面低分子附着物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去除纤维丝条表面低分子附着物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去除纤维丝条表面低分子附着物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去除纤维丝条表面低分子附着物的装置包括:一个吸风环101,与该吸风环101底面连通的一个吸风管102,吸风管102通过一软管103与一通调节阀104连接,一通调节阀104通过连接软管105与一抽风机106连接,吸风环101内侧面一圈均匀分布多个吸风孔0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去除纤维丝条表面低分子附着物的装置中,吸风孔01的直径为1~2mm,如1mm、1.2mm、1.5mm、1.8mm、2.0mm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去除纤维丝条表面低分子附着物的装置中,吸风管102的长度至少为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金通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金通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33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成型静电纺丝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