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功机轴承安装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12396.6 | 申请日: | 2015-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5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李自强;谢飞飞;赵帅;王先瑞;彭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7/067 | 分类号: | B25B27/0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功机 轴承 安装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测试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测功机轴承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测功机用于发动机试验台架的测试装设备,主要用于发动机功率的吸收。对发动机功率、扭矩进行相关测试。测功机主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处于高速高负荷运转中,(以一款CW160测功机,发动机转速6000rpm,额定功率120KW)对测功机的使用寿命带来了极大地影响,同时为了保证测功机的使用精度,测功机主轴高速轴承需要定期进行维修、更换。
传统的技术方案是,测功机主轴高速轴承在进行安装时,一只手握着敲击杆抵住轴承内圈,一只手拿着榔头,上下左右敲击杆,慢慢将轴承敲入到主轴轴颈和轴承座上。
传统的安装轴承的方法,一方面手握敲击杆抵住轴承内圈,榔头在敲击的过程中,敲击杆容易打滑敲到轴承的滚珠上,同时易敲到手上,造成受伤。另一方面上下左右敲击轴承内、外圈,轴承的安装轴线不能很好保证,对轴承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损伤;并且传统的轴承安装方法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测功机轴承安装专用工具,能够方便、快捷的将轴承准确的装入到测功机的主轴轴颈及轴承座上。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测功机轴承安装工具,包括有轴承装配敲击头部、中间连接装置、防震防滑扶手及锁紧螺栓;
所述轴承装配敲击头部包括有轴承装配部及与所述轴承装配部一体连接的敲击部;所述轴承装配部为圆管形;所述敲击部为碟形;在所述敲击部的底 部设置有螺栓通孔;
所述中间连接装置为圆柱形,所述中间连接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敲击部相对,并且这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锁紧螺栓穿过所述螺栓通孔后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所述防震防滑扶手套于所述中间连接装置上。
所述轴承装配部的外径大于设计轴承的外径;所述轴承装配部的内径小于所述设计轴承的内径。
所述轴承装配部的长度大于设计测功机主轴超出测功机轴承座部分的长度。
所述中间连接装置的外壁径向设置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所述防震防滑扶手的宽度相同;所述防震防滑扶手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防震防滑扶手的壁厚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所述防震防滑扶手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防滑装置。
所述防滑装置为多个凸起或者多个凹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技术方案的轴承装配敲击头部设计,彻底解决了轴承在安装过程所带来潜在的轴承损伤及人员受伤的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和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测功机轴承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新型测功机轴承安装工具分解图;
图3为本新型测功机轴承安装工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轴承装配敲击头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间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测功机轴承座,2测功机主轴,3测功机轴承安装专用工具,4轴承,31轴承装配敲击头部,32中间连接装置,33防震防滑扶手,34锁紧螺栓,311轴承装配部,312敲击部,313螺栓通孔,321螺纹孔,32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功机轴承安装工具,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有轴承装配敲击头部31、中间连接装置32、防震防滑扶手33及锁紧螺栓34;在本实施例中,轴承装配敲击头部31和中间连接装置32均是由A3钢进行加工而成,并进行表面硬度处理;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上述的轴承装配敲击头部31和中间连接装置32也可以采用其它合金材质加工而成。
所述轴承装配敲击头部31包括有轴承装配部311及与所述轴承装配部311一体连接的敲击部312;所述轴承装配部311为圆管形;所述敲击部312为碟形;在所述敲击部312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螺栓通孔313;
所述中间连接装置32为圆柱形,所述中间连接装置32的一端与所述敲击部312相对,并且这一端设置有螺纹孔321;所述锁紧螺栓34穿过所述螺栓通孔313后与所述螺纹孔321螺纹连接;所述防震防滑扶手33套于所述中间连接装置3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23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