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挤压防破碎鸡蛋包装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82038.5 | 申请日: | 2015-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8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地艳;张龙;陈彬龙;朱庆;徐怀亮;姚永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D85/32 | 分类号: | B65D85/32;B65D81/133;B65D77/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瑞 |
| 地址: | 6111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破碎 鸡蛋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特别是涉及一种鸡蛋包装盒。
背景技术
我国禽蛋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鸡蛋营养价值丰富,倍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也越来越追求生态放养的柴鸡蛋、野鸡蛋、藏鸡蛋等特色蛋品,或者通过有机认证、可追溯认证的高品质鸡蛋。然而,这些高品质的鸡蛋往往生产成本较高,一般通过精致的包装盒放在商场作为高档礼品销售,但是鸡蛋蛋壳强度低,放入包装盒极不方便长途运输,很容易破碎。特别是在互联网和物流业发展迅猛的今天,许多高档鸡蛋都有在网上进行销售,通过物流输送到消费者手中,防止运输中破碎便成了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现有的包装盒一般都是简易的蛋盘或蛋盒,这些蛋盘或蛋盒抗挤压防破碎功能差,在运输中稍有差池,鸡蛋就很容易出现破碎现象。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抗挤压防破碎鸡蛋包装盒,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抗挤压防破碎鸡蛋包装盒,包括外包装箱,在外包装箱内设置有若干内包装盒,在内包装盒内设有抗挤压防破碎蛋套,且抗挤压防破碎蛋套的外形尺寸与内包装盒的内腔尺寸相适应。
作为优选,所述外包装箱和内包装盒均为矩形,且在棱边处设有加强保护套。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保护套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其沿外包装箱或内包装盒棱边设置,粘接在外包装箱或内包装盒上。
作为优选,所述抗挤压防破碎蛋套为橄榄形。
作为优选,所述抗挤压防破碎蛋套包括环形圈,沿环形圈的周向设置至少四根支撑条,且环形圈固定在支撑条的中部位置,所有支撑条的一端相互连接,另一端连接一系带。
作为优选,在抗挤压防破碎蛋套内的环形圈两侧对应设置一对软垫。
作为优选,所述外包装箱的正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观察窗口,内包装盒和抗挤压防破碎蛋套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鸡蛋置于抗挤压防破碎蛋套内,由于蛋套为橄榄形与鸡蛋的形状相匹配,并且具有一定的可形变量,因此能很好的将鸡蛋固定在蛋套内,防止鸡蛋晃动。另外,软垫置于鸡蛋两端,对鸡蛋进行保护,进一步降低鸡蛋破碎的风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制造成本低廉,具有较强的抗挤压防破碎功能,便于长途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抗挤压防破碎蛋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画软垫;
图5是鸡蛋放入抗挤压防破碎蛋套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抗挤压防破碎鸡蛋包装盒,包括外包装箱1、内包装盒2和抗挤压防破碎蛋套3,所述外包装箱1和内包装盒2均为矩形,在外包装箱1内整齐排列摆放若干内包装盒2,使得外包装箱1内部完全充满内包装盒2,在每一个内包装盒2内设有抗挤压防破碎蛋套3,且抗挤压防破碎蛋套3的外形尺寸与内包装盒2的内腔尺寸相适应。
为了进一步增强外包装箱1和内包装盒2的抗挤压性能,在外包装箱1和内包装盒2的棱边处设有加强保护套(图中未画出)。所述加强保护套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其对应沿外包装箱1和内包装盒2棱边设置,粘接在外包装箱1和内包装盒2上。
所述抗挤压防破碎蛋套3为橄榄形。进一步讲,所述抗挤压防破碎蛋套3包括环形圈31,沿环形圈31的周向设置至少四根支撑条32,且环形圈31固定在支撑条32的中部位置,所有支撑条32的一端相互连接,另一端连接一系带33。而且,在抗挤压防破碎蛋套3内的环形圈31两侧对应设置一对软垫34。
为了方便拎取,可以在外包装箱1顶部设置提手4。为了方便消费者从装箱后的箱体外部观察内部鸡蛋的颜色、包装设计、标识,所述外包装箱1的正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观察窗口5,内包装盒2和抗挤压防破碎蛋套3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20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