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儿血管科用止血造影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67741.9 | 申请日: | 2015-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1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刘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燕 |
| 主分类号: | A61G13/00 | 分类号: | A61G13/00;A61G13/10;A61B1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儿 血管 止血 造影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小儿血管科用止血造影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对心血管造影经皮肤穿刺后,股动脉拔管时以及拔管后对穿刺部位的止血一般采用手工压迫的方法,虽然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但需要按压30分钟以上,劳动强度很大,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临床上心血管造影操作后,股动脉拔管时及拔管后对腹股沟穿刺部位的止血方法,一般由医务人员采用手工压迫止血的方法,这种方法压迫的时间长达半小时以上,具有操作复杂、费时费力等不足,这种方法虽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量,但止血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压迫的压力对止血效果直接相关,人工压迫的压力很难保持不变;同时,现有技术中,也提供有一些机械压迫止血方法,但其在压迫位定位精确度及操作灵活度上往往存在一些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小儿血管科用止血造影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儿血管科用止血造影设备,包括包括床板和床腿,所述床板上设有止血装置,所述止血装置包括滑行座,滑行座通过顶紧螺杆固定连接于床板上,滑行座顶端连接第一支撑杆一端,第一支撑杆另一端旋转连接第二支撑杆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还设置有滚动轴承,第二支撑杆通过滚动轴承旋转连接于第一支撑杆一端;第二支撑杆为一直角折管且第二支撑杆另一端为伸缩结构,第二支撑杆另一端垂直向下设置有一对平行的滑道,第二支撑杆另一端还贯穿有一压力杆,压力杆置于两滑道中间,压力杆顶端设置有提环,压力杆底端设置有滑板,滑板两端分别置于两侧滑道内,滑板底面上设置有压垫,压垫内设置有至少两层止血棉,压力杆上还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置于滑板与第二支撑杆之间;所述床板上位于压垫下方设有用于照明的LED灯,所述的LED灯的基部设有聚光罩;所述床板上还设有滑槽,滑槽之间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圆孔,圆孔内设有按压杆,按压杆上设有弹力圈,按压杆前端设有按压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还设置有滚动轴承,第二支撑杆通过滚动轴承旋转连接于第一支撑杆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复位弹簧在零伸缩量状态下压垫处于低位,复位弹簧在一定压缩量状态下压垫处于高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给病人进行心血管造影穿刺后能方便按压穿刺部位,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压迫止血过程中,复位弹簧一直处于恢复弹力状态,为止血位置持久提供恒定的压迫力,而且不需要压迫时,复位弹簧自动复位,操作方便;压迫止血结束后,通过旋转第二支撑杆至合适位置处,不影响床板的其他使用用途。压力杆上设置有提环,方便操作人员操作;而且LED灯和聚光罩增加了亮度,方便医务人员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小儿血管科用止血造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床板、2-床腿、3一止血装置、4-滚动轴承、5、LED灯、6-聚光罩、7-滑槽、8-支架、9-圆孔、10-按压杆、11-弹力圈、12-按压板、31-滑行座、32一第一支撑杆、33一第二支撑杆、34-滑道、35一压力杆、36一提环、37-滑板、38一压垫、39一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小儿血管科用止血造影设备,包括包括床板1和床腿2,所述床板1上设有止血装置3,所述止血装置3包括滑行座31,滑行座31通过顶紧螺杆固定连接于床板1上,滑行座31顶端连接有一第一支撑杆32一端,第一支撑杆32另一端可旋转连接有一第二支撑杆33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杆32与第二支撑杆33之间还设置有滚动轴承4,第二支撑杆33通过滚动轴承4可旋转连接于第一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33为一直角折管且第二支撑杆33另一端为伸缩结构,第二支撑杆33另一端垂直向下设置有一对平行的滑道34,第二支撑杆33另一端还贯穿有一压力杆35,压力杆35置于两滑道34中间,压力杆35顶端设置有提环36,压力杆35底端设置有滑板37,滑板37两端分别置于两侧滑道34内,滑板37底面上设置有压垫38,压垫38内设置有至少两层止血棉,压力杆35上还设置有复位弹簧39,复位弹簧39置于滑板37与第二支撑杆33之间,复位弹簧39在零伸缩量状态下压垫38处于低位,复位弹簧39在一定压缩量状态下压垫38处于高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燕,未经王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77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