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消声器组合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63889.5 | 申请日: | 2015-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2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黄彬;赵远伟;聂宗凤;孔娟;黄静;陈广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13/14;F01N3/2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 地址: | 40005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消声器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声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消声器组合。
背景技术
摩托车具有轻便、灵活、经济性等优点,在城乡已经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摩托车消声器,是设置在摩托车排气管尾部用于降低排气噪音的构件,同时消声器中均会设置触媒以和尾气交换实现对尾气的净化处理。
为了使摩托车尾气排放标准能够进一步提高,达到国Ⅲ和国Ⅳ标准。现有的一种摩托车中在现有普通消声器的基础上,在消声器前方排气管内再增设一个触媒构成消声器组合。这种双触媒结构的消声器组合,能够提高对摩托车尾气的处理效果,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消声器排气管一般采用单层管结构,散热效果差,容易因热量聚集而导致高温漆烧蚀,即使部分消声器组合中采用双层排气管结构,因增设的触媒套装在外管内无间隙,无法解决排气管内触媒与高温气体氧化还原反映后的热量聚积导致排气外管和触媒外管高温漆烧蚀的问题,导致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能够减缓高温漆烧蚀现象,使用寿命长的摩托车消声器组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消声器组合,包括消声器,消声器包括筒体和设置在筒体内的第二触媒,筒体进气端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上具有一段外径变大的触媒安装段,触媒安装段内安装有第一触媒,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媒安装段内壁和第一触媒之间相互隔离形成有隔热空间,隔热空间前方和后方的触媒安装段两端变径位置分别设置有进气孔和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中,触媒安装段内壁和第一触媒之间相互隔离形成有隔热空间,设置的进气孔和排气孔,使得车辆行驶过程中,外界空气可以和触媒安装段内部隔热空间连通,进而将热量从排气孔带出消散掉,进而提高散热效果,降低了触媒与高温气体氧化还原反映后的热量聚积,减缓了高温漆烧蚀现象,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进气孔和排气孔方便对触媒安装段内部进行喷高温漆,以进一步减缓高温漆烧蚀现象。
作为优化,所述排气管包括同轴套设且相互留有间隔的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之间设置有衬圈,衬圈内圈卡接在内管外表面,衬圈外圈卡接在外管内壁上,衬圈上设置有过孔,内管内腔为尾气通道,所述触媒安装段内的内管断裂且所述第一触媒两端固定连接在断裂处的内管上。
这样,方便排气管外部的隔热,其能够使得排气内管外壁散发的热量通过排气内管与排气外管之间间隙传递到触媒安装段位置排出。同时,方便第一触媒的安装固定。
作为优化,所述衬圈至少具有三个,一个位于排管进口处,另两个分别位于触媒安装段两端位置。这样,方便衬圈的设置且能够提高产品结构强度。
作为优化,消声器的筒体和其内的第二触媒之间留有空隙,消声器出口处设置有环形的尾盖,尾盖上开设有尾孔。这样,更加方便消声器壳体内热量的散发,同时方便对消声器壳体内部的喷漆。
作为优化,消声器壳体外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一侧的壳体外表面向外设置有安装支耳,安装板和安装支耳上均设置有安装孔。这样方便安装固定,提高安装固定可靠性。
作为优化,触媒安装段的外管内表面和内管外表面均喷设有一层高温漆。所述消声器壳体内表面也可以增设一层高温漆。这样,进一步减缓高温漆烧蚀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能够减缓高温漆烧蚀现象,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I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的Ⅱ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的Ⅲ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5所示,一种摩托车消声器组合,包括消声器,消声器包括筒体3和设置在筒体3内的第二触媒2,筒体3进气端连接有排气管1,排气管1上具有一段外径变大的触媒安装段8,触媒安装段8内安装有第一触媒9,其中,所述触媒安装段8内壁和第一触媒9之间相互隔离形成有隔热空间,隔热空间前方和后方的触媒安装段两端变径位置分别设置有进气孔6和排气孔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38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喷水的叉车高排气管
- 下一篇:一种汽车SCR系统用尿素喷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