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配电柜防尘通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59282.X | 申请日: | 2015-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4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瑞;贾若思;程庆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文瑞;贾若思;程庆林 |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719499 陕西省榆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配电柜 防尘 通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配电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配电柜防尘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柜由于对环境及安全需要的考虑一般采用密封式,配电柜具有长时间连续运行的特点,配电柜一般为露天放置,所以外部天气状况可能影响到配电柜内部的环境,由于配电柜内部电气元件都是长时间连续运行的,柜内的电气装置在运行时会有热量产生,发热会对配电柜内的橡胶绝缘材料产生影响,导致其老化加速,绝缘性能下降,当严重老化时可能会导致内部电气元件短路的现象,产生事故,所以对配电柜内的温度监测及对其内部进行降温有利于配电柜内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现阶段还没有太好的办法对配电柜的柜体内部温度进行有效检测,只是出现故障的时候开柜进行维修,这样会造成停电影响,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配电柜防尘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配电柜防尘通风装置,包括位于配电柜侧壁上的通风槽和挡板,挡板罩住通风槽,在配电柜内安装护罩,护罩罩住通风槽,在护罩与配电柜侧壁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上设置有风机,风机与护罩之间安装有滤网,滤网覆盖通风孔,通风孔边沿附近开设安装孔,采用螺栓依次穿过风机、滤网、安装孔 进行安装固定,护罩内安装主控芯片、温度传感器、射频传输模块,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主控芯片之间电连接,所述射频传输模块与主控芯片之间电连接,所述射频传输模块用于与主控芯片进行数据交换,主控芯片与风机之间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配电柜内的挡板安装垫板,垫板通过紧固件安装在配电柜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配电柜侧壁内表面预先焊接螺柱,垫板相应位置开设通孔,护罩两侧翻边,翻边上开孔,垫板、护罩依次穿过螺柱,再采用螺帽拧紧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对配电柜的柜体内部温度进行检测,并根据温度值的高低适当的、正确的对配电柜内的高温气体进行疏散,使柜内的温度达到一个相对恒定的状态,远程控制端可根据配电柜内温度值的突变,判断配电柜内发生线路故障,通知检修人员进行检修,减少维护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控制示意图。
图中:1-配电柜侧壁、2-通风槽、3-挡板、4-护罩、5-垫板、6-螺柱、7-通孔、8-螺帽、9-风机、10-通风孔、11-滤网、12-安装孔、13-螺栓、14-主控芯片、15-温度传感器、16-射频传输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智能配电柜防尘通风装置,包括位于配电柜侧壁1上的通风槽2和挡板3,挡板3罩住通风槽2,通风槽2为条状,挡板3为弧形,弧形凸起方向远离配电柜侧壁,位于配电柜内的挡板3安装在垫板5上,垫板5通过紧固件安装在配电柜侧壁1上,在配电柜内安装护罩4,护罩4罩住通风槽2,配电柜侧壁1内表面预先焊接螺柱6,垫板5相应位置开设通孔7,护罩4两侧翻边,翻边上开孔,垫板5、护罩4依次穿过螺柱7,再采用螺帽8拧紧固定,使得垫板5、护罩4与配电柜侧壁1紧密连接,护罩4与配电柜侧壁1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10,通风孔10 位于通风槽2上方,通风孔10上设置有风机9,风机9与护罩4之间安装有滤网11,滤网11覆盖通风孔10,通风孔10边沿附近开设安装孔12,采用螺栓13依次穿过风机9、滤网11、安装孔12 进行安装固定,护罩4内安装主控芯片14、温度传感器15、射频传输模块16,温度传感器15与主控芯片14之间电连接,所述射频传输模块16与主控芯片14 之间电连接,所述射频传输模块16用于与主控芯片14进行数据交换,主控芯片14与风机9之间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文瑞;贾若思;程庆林;,未经杨文瑞;贾若思;程庆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92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