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翻转式动力转换发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59005.9 | 申请日: | 2015-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7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强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强连生 |
| 主分类号: | F03B17/02 | 分类号: | F03B17/02;H02N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赵永伟 |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转 动力 转换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能够充分利用液体浮力势能通过机械转换达到高效发电的装置。用于将大自然的能量(如风力、浪涌、潮汐以及水流的能量)或工厂生产排放的能量(如废气)转换为机械能用来发电。
背景技术
目前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能源危机,污染等问题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在世界各个角落发酵。目前太阳能、风能、火力、水利、核能、潮汐能的能源为人类的发展提供着保障,但这类能源有投资大、能量转换效率低下和运行成本高、污染等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如何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解决能源危机就刻不容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充分利用液体浮力势能和磁悬浮技术,通过机械转换用于发电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翻转式动力转换发电装置,包括动力输入装置、动力转换装置和发电装置,动力输入装置通过动力转换装置与发电装置传动连接,在动力输入装置上装有外界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动力输入装置包括杠杆、滑车、胶管、滑槽和齿板,杠杆的支点铰接在杠杆支架的顶端,在杠杆上设置杠杆轨道,在该杠杆轨道上通过磁悬浮装置安装滑车;在杠杆内设有胶管,在胶管内注入一半液体;在杠杆一端铰接悬挂齿板的顶端,齿板滑动安装在纵向设置的滑槽内,齿板通过第一变速齿轮与动力转换装置传动连接;在该杠杆或滑车上装有能够驱动杠杆两端摆动或驱动滑车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的动力转换装置包括环形翻转器、磁悬浮升降器、动力输入传动机构、输入齿轮、输出齿板、第二变速飞轮、主轴和发电机,所述的环形翻转器内设有径向的悬浮轨道,磁悬浮升降器的两侧悬浮安装在悬浮轨道的凹槽内;所述的磁悬浮升降器的两端设有顶杆,顶杆的顶端穿过设在环形翻转器上的自动锁销;所述的环形翻转器内注入液体定位在动力轨道上,动力轨道上设置的滑动齿板与环形翻转器侧面中心轴上的齿圈相咬合;所述滑动齿板的末端与输入齿轮啮合,通过动力输入传动机构驱动输入齿轮使环形翻转器进行180度的往复转动,同步带动磁悬浮升降器至垂直状态时,利用液体浮力势能使顶杆推动输出齿板驱动第二变速飞轮转动;所述的第二变速飞轮的与所述的发电装置的主轴同轴,驱动发电装置运转。
所述的环形翻转器、磁悬浮升降器、输出齿板和第二变速飞轮沿发电装置的主轴方向并列配置多组形成交错运动,分别将多个第二变速飞轮与该主轴同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利用磁悬浮的结构降低摩擦损耗,可以将自然界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量并发电,提高了转换效率,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形的发电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环形翻转器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P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动锁销的结构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动锁销的结构之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齿板与滑槽之间的轮式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C-C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输出齿板与第二变速飞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B-B剖视图;
图11是图1中D-D剖视图之一(装有驱动风轮的滑车的结构图);
图12是图1中D-D剖视图之二(采用电磁棒驱动的滑车结构图);
图13是图12中电磁棒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中D-D剖视图之三(采用电动机驱动的滑车结构图);
图15是图14中N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机架,2—动力轨道,3—环形翻转器,4—磁悬浮升降器,5—水平(中心)轴,6—轴承,7—齿圈,8—滑动齿板,9—滑槽,10—输入齿轮,11—轴杆,12—动力齿轮,13— 输出齿板,14—第二变速飞轮,15—顶杆,16—自动锁销,17—悬浮轨道,18—磁铁对,19—滚轮,20—护板,21—托轮,22— 变速箱,23—密封伸张胶管,24—导槽,25—变速机,26—轮盘,27—发电机,28—联轴器,29—支座,30—操控台,31—导轮,32—定位轮,33—静磁铁,34—动磁铁,35—配重,36—电磁棒,37—电动机,38—第一变速齿轮,39—配重齿板,40—杠杆,41—(磁悬浮)滑车,42—胶管,43—风轮,44—转换器,45-驱动板,46-主轴,47-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强连生,未经强连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90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