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云端管理的医用真空负压治疗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55621.7 | 申请日: | 2015-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5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隗刚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F13/02;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赵瑾 |
| 地址: | 516001 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云端 管理 医用 真空 治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真空负压治疗系统,患者居家医疗、养老医疗,医疗数据云端管理,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内容。
背景技术
负压伤口治疗设备(NegativePressureWoundTherapyDevices,简称为NPWT),其原理为通过给伤口处施加负压,来促进伤口的愈合。根据美国近10年来的临床表明,该设备对各种急慢性的伤口处理有着良好的愈合效果。
传统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负压伤口治疗设备、伤口敷料套件以及用来收集伤口处渗出液的容器(这里称此容器为集液瓶):伤口敷料套件用于封闭伤口,制造负压空间;负压伤口治疗设备用于创造出所需要的伤口负压。如图2所示,负压伤口治疗设备8(如虚线框所示)由负压源6、控制器7组成;伤口套件,设置于人体伤口周围皮肤组织1处,由伤口敷料2(伤口处填充物,覆盖区域为人体伤口)和伤口贴膜3(伤口上的封闭物,用于封闭伤口)等组成;集液瓶9,通过引流管4连接到伤口,用以收集来自伤口处的引出液。治疗时,在伤口填充伤口敷料2,再将引流管4插入伤口敷料2内,上面用贴膜3密封,然后通过给伤口施加负压,促进伤口周围血液循环,加快伤口的愈合。需注意的是,当集液瓶9收集的伤口渗出液满后,不得使渗出液倒流进负压伤口治疗设备8,并需要及时更换集液瓶。
传统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进行慢性创面治疗时,由于患者临床状况医生往往会建议使用门诊方式进行换药治疗。这在美国及西欧国家,普遍称为homecare的模式,国内称为门诊换药。即,在高级别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诊断要求进行负压治疗后,由临床医师进行清创、患者负压手术处理,连接负压设备启动治疗,然后患者携带负压设备回家。基本上每2~3天后,患者会回到医院门诊换药(即更换敷料及其他一次性耗材),或者到社区医疗等低级别医疗机构进行伤口换药,或者由社区医疗等低级别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登门进行换药处理。以上是常见的负压设备在海外及国内正在试点的homecare治疗方式。
在传统的治疗方式中,由于负压设备属专业性辅助治疗设备,患者提回家使用2~3天,期间医护人员及设备维护人员(欧美为DMEcaregiver,国内为服务商)无法监控到患者的临床状况,也无法监控到设备的使用情况,如遇到设备故障,使用过程中患者疼痛、各类报警事故时,往往也令患者无所适从,只能提着设备回到医院处理,既耽误治疗又浪费患者时间及医护处理时间,同时没有医护人员或设备维护人员随时看护也对患者造成心理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云端管理的医用真空负压治疗系统,可方便各级别医护人员、设备服务商、设备制造商、患者家属、医疗保险机构随时了解患者治疗信息,并提供相应的协助与处理。必要时,可直接进行远程协助及操作。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负压伤口治疗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了各类移动终端以及云端控制。通过互联网及云端,使得医护人员、设备维护人员、制造商、患者家属能随时共享各类信息。通过各移动终端的操作如触控屏的操作,必要时,如设备故障、临床治疗报警等,可以由授权人员(如各级别医护人员)进行远程诊断、临床判断等。
本实用新型包括负压伤口治疗系统,与负压伤口治疗系统进行数据通讯的患者居家终端,服务器云端系统,以及其他各级医疗机构、保险机构、服务商的各类终端设备。
所述的医用真空负压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居家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系统,移动腕表。
所述的医用真空负压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类终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系统,移动腕表。
所述的医用真空负压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伤口治疗设备、患者居家终端、云端服务器系统及各类终端设备之间的通讯信息,包括负压伤口治疗设备信息、患者信息、医护信息、制造商信息、治疗状态信息、临床信息、投诉及反馈信息、患者治疗日志、设备维护维修日志、患者临床病例、负压伤口治疗设备的设置信息、负压伤口治疗设备的操作信息、留言与电话信息。
通过本系统,可以实现医护人员、制造商、设备服务商、患者、患者家属、医疗保险机构、其他医护从业人员之间的互联互通。同时各级别医护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发送指令,通过云端即时了解患者治疗状况,并操作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实现远程管理。设备服务商可通过移动终端发送指令,通过云端即时了解设备运行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隗刚,未经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5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