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空搜救飞行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94161.1 | 申请日: | 2015-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2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韩晋阳;彭俊生;陈保申;薛富利;沈雷;于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D4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言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9 | 代理人: | 周淑娟 |
| 地址: | 441022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空 搜救 飞行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命搜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空搜救飞行平台。
背景技术
近几年,我国的自然灾害、各类事故灾害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由于在地震等灾难现场的地理环境条件恶劣、空间限制比较大,类似于直升机的航空器无法发挥到各自的优势,从而会直接影响到地面救援的效率。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和缺陷,有必要研究一种低空搜救飞行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考虑到至少一个上述问题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空搜救飞行平台,该低空搜救飞行平台采用了适宜低空飞行的软翼轮式飞行器,并搭载有生命检测设备,当系统飞过搜救区域时,通过微控制处理器采集到的生命体征信息及GPS位置信息,经通信设备传输给地面接收站,便于及时捕获伤员位置以得到有效救援。其中,该低空搜救飞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伞翼系统,其下方连接有骨架,该骨架上设置有座舱系统、起落架系统、方向操纵系统和应急救生系统,其后部设置有动力系统,前部设置有通讯控制系统;
生命检测系统;
防护框架;
GPS定位系统;和
地面接收站,其中,所述GPS定位系统和生命检测系统与通讯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通讯控制系统与地面接收站通讯连接。
该飞行平台具有机动性能好、飞行灵活、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许多优点,其还可应用于航拍、森林监控、电力巡检、农业播撒等许多领域。其飞行原理依赖于在伞翼机的尾部增加的动力推进器,当平台沿地面短距离的滑行升空后,飞行器则靠着马达的推力向前飞行,且飞行的方向控制可以通过方向操纵系统例如左右脚蹬棒来控制翼伞操作绳的收或放实现。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其飞行的速度、起或落可以通过调节动力马达的油门来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所述生命检测系统与GPS定位系统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所述飞行平台还包括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与生命检测系统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所述生命检测系统检测到生命特征后与预先存储的人体生命特征匹配,匹配成功后,通过方向操纵系统控制所述飞行平台再次搜寻该位置,当两次搜寻结果一致时才将相应的GPS信息发送给通讯控制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所述通讯控制系统将所述GPS信息发送给地面接收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飞行作业平台操纵性能、稳定性能及气动性能都比较好,其起飞的滑行距离短,且能够很便利的进行超低空作业任务;该搜救飞行系统在搜救区域执行低空搜救任务中,当检测装置探测到有生命体征相关的信息时,控制系统将会把采集到的生命特征数据及相应的GPS位置信息实时传输给地面救援人员,从而使得受灾人员得到及时的救援,同时也提高了地面搜救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低空搜救飞行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低空搜救飞行平台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伞翼系统,2.生命检测系统,3.动力系统,4.座舱系统,5.起落架系统,6.应急救生系统,7.方向操纵蹬棒,8.通讯控制系统,9.防护框架,10.GPS定位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这里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于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修改,这些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空搜救飞行平台。例如,该低空搜救飞行平台可包括:伞翼系统1,其下方连接有骨架,该骨架上设置有座舱系统4、起落架系统5、方向操纵系统7和应急救生系统6,其后部设置有动力系统3,前部设置有通讯控制系统8;生命检测系统2;防护框架9;GPS定位系统10;和地面接收站,其中,所述GPS定位系统10和生命检测系统2与通讯控制系统8连接,所述通讯控制系统8与地面接收站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41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量吸收式飞机座椅
- 下一篇:旋翼、固定翼双模式飞行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