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聚四氟乙烯骨架油封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86106.8 | 申请日: | 2015-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3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进卿;王书见;程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普瑞曼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J15/32 | 分类号: | F16J15/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补偿 功能 聚四氟乙烯 骨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架油封,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适用于石化设备传动部件的密封及后期的磨损补偿的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聚四氟乙烯骨架油封。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骨架油封有丁腈橡胶和氟橡胶,丁腈橡胶成本低廉,耐高温性和密封性稍差,会发生泄漏;氟橡胶耐低温性能不好,但成本较高,硬度偏低的氟橡胶耐磨性差;在具有汽油的环境中,高腐蚀环境下密封性更难得到保证;
现阶段所使用的骨架油封(丁腈橡胶或氟橡胶)在高温、高转速、高腐蚀环境下暂可以使用,但在使用一段周期过后会出现严重磨损、漏气等现象,无法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设备的寿命无法保证。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骨架油封(丁腈橡胶或氟橡胶)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聚四氟乙烯骨架油封,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骨架油封(丁腈橡胶或氟橡胶),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骨架油封(丁腈橡胶或氟橡胶)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聚四氟乙烯骨架油封,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在高腐蚀环境下(如恶略的汽油环境)使用,确保密封部位的密封性,并延长油封的使用寿命,从而更加适于适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聚四氟乙烯骨架油封,包括密封圈1、补偿弹簧2、主唇口3、骨架4及副唇口5,其中骨架4采用聚四氟乙烯改性材料制作而成,其外圆上安装有密封圈1;补偿弹簧2、主唇口3及副唇口5位于骨架4的内腔中,该主唇口3呈圆弧形,补偿弹簧2安装在主唇口3后部的内槽中,副唇口5位于主唇口3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 进一步实现。
较佳的,前述的聚四氟乙烯骨架油封,所述补偿弹簧2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聚四氟乙烯骨架油封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采用聚四氟乙烯改性材料,油封的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
2、油封磨损后可对磨损部分进行补偿,保证密封部位的密封性能。
3、具有主、副两个唇口,可对密封部位做有效的密封。
4、补偿用弹簧采用不锈钢材料,抗疲劳性好,对于特殊环境中使用时,具备防爆性能。
5、骨架的外圈采用0型圈与断面进行密封,密封性能良好,可承受0.5MPa的压力而不泄露。
6、聚四氟乙烯耐汽油浸泡,在汽油环境下变化值小,稳定性能良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密封圈
2:补偿弹簧
3:主唇口
4:骨架
5:副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聚四氟乙烯骨架油封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总装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 一种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聚四氟乙烯骨架油封,包括密封圈1、补偿弹簧2、主唇口3、骨架4及副唇口5.其中骨架4的外圆上安装有密封圈1;补偿弹簧2、主唇口3及副唇口5位于骨架4的内腔中,补偿弹簧2安装在主唇口3后部的内槽中,副唇口5位于主唇口3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普瑞曼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普瑞曼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6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