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Z型幕墙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4730.6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2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刚;周群;骆瑞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G01N3/24;G01M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9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幕墙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墙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Z型幕墙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幕墙的物理性能检测是对幕墙的设计、梁柱材料强度和刚度、玻璃强度和刚度、结构胶与基材粘结、窗与结构件连接等方面的质量评估,即通过对气密性、静态水密性、动态水密性、竖向、层间剪切变形性能的检测,为工程质量把关,及早发现安全隐患。传统的幕墙检测设备大部分只能检测平面幕墙的设计和施工质量,而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幕墙体系及各种复杂的异型建筑幕墙已在我国大量应用,传统幕墙检测方法已不适用。异形建筑幕墙,即特殊形状的建筑幕墙,具有特殊立面及空间效果。异形建筑幕墙工程日益增加,相关理论与实践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普通幕墙相比,异形幕墙在建造过程存在更多的技术难题,对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同时也对我国现有的幕墙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内在检测异型幕墙时主要对传统检测系统的箱体进行改造,具有以下不足:工程量巨大,施工复杂且检测系统是一次性使用,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不能同时实现异型幕墙的阴角和阳角等施工薄弱部位的同时检测;Z型幕墙由于形心和重心不重合,重力不均匀,在实现国标、美标平面内变形和层间剪切变形功能时,传统检测系统中的一个动力装置已不能满足同步变形的需要,而多个动力装置的同步性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对带有阴阳角的Z型幕墙进行有效检测的Z型幕墙检测系统。
本实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Z型幕墙检测系统,包括Z型箱体和Z型幕墙,在Z型箱体与Z型幕墙之间设置有三根分别同时平行于Z型幕墙检测面和水平地面的动力梁,其中两根动力梁分别垂直设置在另一动力梁的两端,且分别位于另一动力梁的两侧;所述动力梁与设置在Z型幕墙检测面上的受力构件固定连接;Z型箱体内设置有若干立柱,所述动力梁分别与若干立柱连接,立柱连接面上设置有移动导轨;与立柱连接处的动力梁上分别对应设置有动力装置,推动动力梁移动;所述动力装置分别通过管道与主同步阀连通,所述主同步阀通过管道与液压油泵连通。
按上述方案,所述同一动力梁上连接的若干动力装置分别通过管道与分同步阀连通,各分同步阀分别通过管道与主同步阀连通。
按上述方案,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采用同步阀,解决了多个动力装置的同步性问题,实现了对Z型幕墙的阴角和阳角等这些施工薄弱部位的气密性、水密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进行测试,防止了工程中出现大面积渗漏事故的发生;还可以精确检测Z型幕墙平面内的变形问题以及抗风压性能,为异型幕墙的设计提供了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其中:1、液压油泵;2、主同步阀;3、第一动力梁;4、第二动力梁;5、第三动力梁;6、立柱;7、Z型箱体;8、Z型幕墙;9、阴角;10、阳角;11、动力装置;12、幕墙受力杆件;13、螺栓;14、分同步阀;15、接缝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Z型幕墙检测系统:包括Z型箱体7和Z型幕墙8,Z型箱体7内包括若干立柱6;在Z型箱体7与Z型幕墙8之间设置有三根分别同时平行于Z型幕墙8检测面和水平地面的动力梁(所有动力梁均为150×150×7×10(mm)的带孔角钢,便于安装Z型幕墙8;动力梁的纵向位置根据Z型幕墙8的规格而定),其中两根动力梁分别垂直设置在另一动力梁的两端,且分别位于另一动力梁的两侧;三根动力梁均与设置在Z型幕墙8检测面的受力构件12固定连接;Z型箱体7内设置有若干立柱6,所述动力梁分别与若干立柱6连接(立柱6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立柱6连接面上设置有移动导轨;与立柱连接处的动力梁上分别对应设置有动力装置11,推动动力梁沿立柱6导轨上下或左右移动,与动力梁连接的Z型幕墙8随之上下或左右移动;所述动力装置11分别通过管道与主同步阀2连通,所述主同步阀2与液压油泵1连通;同一动力梁上连接的若干动力装置11分别通过管道与分同步阀14连通,各分同步阀14分别通过管道与主同步阀2连通;动力装置11包括千斤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未经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4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