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窗附框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71044.3 | 申请日: | 2015-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2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 发明(设计)人: | 夏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帘享遮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1/02 | 分类号: | E06B1/02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刘海 |
| 地址: | 21317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门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副框结构,属于门窗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附框对门窗起到一个定尺、定位的作用。一般来说,建筑的门窗洞口建成后,尺寸不规范,安装附框后,就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定门窗加工尺寸。大型工程均要求安装附框,这样规范性更强。在洞口处理完毕或者即将完毕,就可以安装附框,把附框定位完毕,则门窗尺寸和位置就确定了。
现有技术中,门窗的附框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的附框按照材质分类,一般有钢附框、铝合金附框、木附框等各种附框,节能、保温性能受材料限质,存在一定缺陷;(2)现有的附框一般采用宽度为4公分,厚度为2公分的方框,在加强门窗稳固性方面存在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门窗附框结构,一方面具有较好的节能、保温效果,另一方面使门窗的安装质量更容易得到控制。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门窗附框结构,包括附框框体,在附框框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特征是:在所述附框框体内部设置加强框或加强条,加强框或加强条设置于腔体的内侧壁或者围绕腔体的外围设置或者设置于腔体的一侧。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腔体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腔体为依次设置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框设置于第二腔体的内侧壁,加强框的形状与第二腔体的内侧壁一致。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框设置于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的内侧壁,加强框的形状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的内侧壁形状一致。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带沿第二腔体的外围环绕设置,加强带的形状与第二腔体的横截面轮廓一致、并且一侧开口。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框围绕第二腔体的外围设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附框框体的外表面设置第一卡爪部和第二卡爪部,第一卡爪部和第二卡爪部与附框框体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相对设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爪部和第二卡爪部分别位于附框框体外表面的中部或两侧。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卡爪部和第二卡爪部内部设置加强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节能、保温效果,可以提升附框对门窗的密封、保温隔热性能;(2)本实用新型有利于门窗的安装,安全性更好;并且能够有效抵抗变形的功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门窗附框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附框框体1-1,附框框体1-1采用PVC材料制成,可以减小因热腔冷缩而产生的伸缩现象;在所述附框框体1-1的内部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3和第三腔体1-4,通过在附框框体1-1中设置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3和第三腔体1-4,可以起到更好的隔热、保温作用,提升附框对门窗的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在所述附框框体1-1的外表面设置第一卡爪部1-5和第二卡爪部1-6,第一卡爪部1-5和第二卡爪部1-6与附框框体1-1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沟槽1-7和第二沟槽1-8,第一沟槽1-7和第二沟槽1-8相对设置,第一卡爪部1-5和第二卡爪部1-6分别位于附框框体1-1外表面的中部;所述第一卡爪部1-5和第二卡爪部1-6的设置可以加强附框框体1-1埋入墙体时的抓力,增加附框结构安装后的稳定性;并且,在所述第二腔体1-3的内侧壁设置与第二腔体1-3形状一致的加强框1-9,加强框1-9可以采用钢框或铝合金框,加强框1-9可以抵抗一定的变形,提高附框的安全性;所述加强框1-9的一侧分别设置两个加强爪1-10,两个加强爪1-10分别设置于第一卡爪部1-5和第二卡爪部1-6内部,且加强爪1-10的形状与第一卡爪部1-5和第二卡爪部1-6相配合;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3和第三腔体1-4均为方形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帘享遮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帘享遮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10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栗气调贮藏保鲜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用于闭门器的温控机构及闭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