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板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69183.2 | 申请日: | 2015-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2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孙连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华创业电力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17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温板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板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公布的专利文件公开号为202862349U名为一种保温板成型模具的专利,存在一些技术问题,该专利所述的保温板成型模具下方设有下盖板,并通过模具的层层叠加来实现对保温板厚度的控制。然而,这样的设计智能控制保温板的厚度,而不能控制保温板的面积的大小,这就使得模具只能为一种规格的保温板加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温板模具,尤其适合生产不同大小规格的保温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保温板模具,包括支架、拉伸支架、底层模具角、上底板、侧挡板、插接块、伸缩杆、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下底板和模具角,支架通过架腿支撑且其顶端与底层模具角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支架之间通过拉伸支架连接,底层模具角与模具角均为L型柱体结构且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底层模具角与模具角的两侧均沿竖直方向设有滑轨,相邻的底层模具角相向侧的滑轨内设有侧挡板,相邻的模具角相向侧的滑轨内设有侧挡板,底层模具角与模具角顶部均设有插接块,底层模具角与模具角底部设有支撑片,模具角设有与插接块相匹配的凹槽,模具角底端与伸缩杆一端相连,伸缩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下底板为长方形板,且在其一面的四角上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连接。还包括防滑套,防滑套套在支架的架腿上。
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首先确定要生产的保温板的尺寸,然后根据保温板的尺寸拉伸支架之间的拉伸支架,使得支架与拉伸支架形成的面积与保温板面积一致,然后将上底板放置在底层模具角的支撑片上完成最底层的铺垫,在相邻的底层模具角相向侧的滑轨内放入侧挡板,而后在各个底层模具角的顶端插上模具角,使得底层模具角顶端的插接块插入模具角底部的凹槽内,将设有第二连接块的下底板通过第二连接块与对应的各个模具角的第一连接块连接,进而使下底板固定在模具角上,然后再模具角底部的支撑片上放上上底板,在相邻的模具角相向侧的滑轨放入侧挡板。使用时,将保温板置入上底板上,并通过侧挡板下底板进行规整。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叠加不同层数的模具角,即叠放不同数量的上底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保温板模具可以根据需要,生产出不同大小规格的保温板,且本设备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操作便捷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底层模具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具叠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架 2、拉伸支架 3、防滑套
4、底层模具角 5、上底板 6、侧挡板
7、插接块 8、伸缩杆 9、第一连接块
10、第二连接块 11、下底板 12、模具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保温板模具,包括支架1、拉伸支架2、底层模具角4、上底板5、侧挡板6、插接块7、伸缩杆8、第一连接块9、第二连接块10、下底板11和模具角12,支架1通过架腿支撑且其顶端与底层模具角4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支架1之间通过拉伸支架2连接,底层模具角4与模具角12均为L型柱体结构且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底层模具角4与模具角12的两侧均沿竖直方向设有滑轨,相邻的底层模具角4相向侧的滑轨内设有侧挡板6,相邻的模具角12相向侧的滑轨内设有侧挡板6,底层模具角4与模具角12顶部均设有插接块7,底层模具角4与模具角12底部设有支撑片,模具角12设有与插接块7相匹配的凹槽,模具角12底端与伸缩杆8一端相连,伸缩杆8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9,下底板11为长方形板,且在其一面的四角上设有第二连接块10,第一连接块9与第二连接块10连接。还包括防滑套3,防滑套3套在支架1的架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华创业电力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华创业电力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91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信息熵的对象名称匹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应用程序管理方法及系统





